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时间到了中秋节前,不管是淡水湖里大闸蟹,还是海水里的梭子蟹,正如早市摊主所说:“这时候不管挑公挑母 都是妥妥肥鲜”。在南方沪、浙一些地方还流传着吃蟹子讲究“九雌十雄”,意思是九月份吃雌蟹,十月份吃雄蟹。

在九月份是母蟹最为肥美的时候,蟹肉和蟹黄最为实,是吃蟹黄最佳时期,因此,在九月份是吃大闸蟹最好是选母蟹。公蟹在农历的九月末陆续上市,一般十月中旬最肥,但这时候的母蟹几乎都产卵完成,蟹黄消耗殆尽,就连蟹肉都不是很肥厚了,而公蟹的蟹膏正好长满,适合食用。

梭子蟹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海蟹品种,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在北方青岛,从八月初南方舟山、连云港等地区陆续开海,这时候是吃蟹子最为实惠,如果买到肥的蟹子,一揭蟹盖子,里面满满实实都是蟹黄。

青岛人吃梭子蟹最简单方法就是一个字:蒸,只有蒸才能最大限度保留蟹子的原汁原味。蒸熟后拿起来,掰开蟹盖,先用筷子把蟹盖里的黄扣出来大口嚼咽,然后吃肉,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就吃的干干净净。

小编经常去码头早市,看得大妈、大叔挑蟹子用的最多办法就是用手掂一掂,然后看肚脐,将蟹子翻过来,公蟹的脐是三角,母蟹的脐是圆的,使劲按下肚脐,捏不动的说明蟹子里面比较肥,有肉,一下子就捏动的或是捏着比较软的,说明这只是水蟹子没肉。

如果在箩筐里挑蟹子,挑选的时候要看活力,南方品种梭子蟹呈现出茄紫色,外壳相对要软一些;而青岛当地小海捕捞梭子蟹,外壳呈现灰褐色,有云斑点,外壳较为硬实。

挑选梭子蟹有很多技巧,在青岛当地的渔港里,靠海附近的居民会在傍晚时候来码头守船待蟹,一些刚摘网的梭子蟹非常新鲜,在船舱里第一首选就是买那种不带水的,身上没有捆绑皮筋的,这时候买的划算,因为到岸后小贩会将蟹子养在水箱里,充着氧气,时间一长虽然好几天死不了,但是蟹子慢慢消耗自身营养肉质,很快就瘦了,蒸熟除了水就很空的一个壳子了。

在市场上买好梭子蟹子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立刻下锅蒸熟,蟹子新鲜度越高,口感越好,蒸蟹子要翻过身来煮,否则蟹黄很容易流出来的,再则,蒸熟前最好将捆绑蟹钳皮筋剪开,这样蒸熟后蟹吃起来就没有一股皮筋味了。

随着中秋节临近,在青岛当地海鲜价格呈现普涨趋势,市场上一般售价的梭子蟹30~45元一斤,周末小编在市场上购买了8只梭子蟹,共付货款83元,平均下来10元一只,满满肥硕很是合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