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因水而得名的市縣

洛陽,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舞陽,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淮陽,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陽,在泌水(今泌陽河)之北。

湯陰,在湯水之南。

濟源,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縣,以地處濟水(今濟河)之源命名。

欒川,以鸞水(今伊河)源於此,得名鸞川,後“鸞”演爲“欒”。

伊川,因縣境地處伊河川地,故名。

洛寧,隋稱永寧縣,1914年以地臨洛水(今洛河)改稱洛寧。

臨潁,西漢因地臨潁河設縣取名。

淮濱,1952年得名於地處淮河之濱。

漯河,沙、澧二河在此匯流形成河灣,內多螺坑,清代稱漯河;

浚縣,境內有浚水,衛河、淇水合流曰浚水。

淇縣,境內有淇水(今淇河);

睢縣,境內有睢水;

淅川,境內有淅水;

唐河,境內唐河縱貫;

潢川,境內有小潢河。

河南因山而得名的市縣

南陽,因在“南山之南”得名;

桐柏,境內有桐柏山;

羅山,境內有小羅山;

光山,境內有浮光山;

新密,西漢置密縣,因縣境西南有密岵山,縣名源此。1995年縣改市時,因城區東移取名新密。

嵩縣,因地處嵩山之西,境內外方山傳爲嵩山起點,故名。潢川,境內有小潢河。

河南因地形、交通而得名的市縣。

三門峽,取自黃河中的峽谷三門峽。

鞏義,原秦置鞏縣,因南依嵩山,北臨黃河,東有虎牢關,西有黑石關,山河四塞,鞏固不拔,故以鞏名縣,1991 年改市。

陝縣,秦置,因這裏四面環山,周成王時,周、召二公以陝原爲界,分陝而治,故名。

夏邑縣,金代改下邑縣名而來,下邑因其地勢窪下得名。

平輿縣,西漢置,傳古代這裏的摯國人根據地勢平坦的特點,造了四輪車,稱“輿”,後人稱此地爲平輿,因而得縣名。

鄢陵,因城在土陵之上,故名。

西峽,因縣治位於“入秦孔道,扼楚咽喉”的西峽口而得名。

孟津、延津二縣,名稱均來自黃河渡口。津即渡口。《尚書·禹貢》注,在孟置津,謂之孟津。 北宋改酸棗縣爲延津縣,因境內原有黃河渡口延津得名。

通許,北宋以地鄰東京(今開封)通往許昌的大道,取名通許。

河南以古國、古城邑等命名的市縣。

鄭州和新鄭,均源於春秋之鄭國;

新鄉,隋代析汲縣地置,取境內古代的新中鄉之首尾二字命名。

郟縣,源於郟國;

封丘,源於封父國;

郾城,源於郾子國;

虞城,源於虞國;

項城,源於項國;

上蔡和新蔡,均源於蔡國;

息縣,源於息國;

葉縣,漢置,因春秋爲葉邑得名。

寧陵,漢置,戰國魏公子無咎封寧陵君在此,秦爲寧陵城,故名;

鹿邑,隋代因境內有春秋陳之鳴鹿邑,更武平縣名爲鹿邑縣;

沈丘,隋代以位於春秋楚之沈丘邑地,改褒信縣爲沈丘縣;

河南因古代人名而得名的市縣。

尉氏,秦置,因此地春秋爲鄭大夫“尉氏”封邑,故以名縣;

太康,隋代以夏啓之子太康在此築城,城東有太康墓,改陽夏縣爲太康縣;

清豐,據《舊唐書·地理志》載:“以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魏州田承嗣請爲縣名;

襄城,秦置,以春秋時周襄王避亂投鄭國居於矱,後楚靈王在矱西1公里處築城,取名襄城,縣以此爲名。

西華,西漢置縣,因昔爲春秋宋華氏之地,此居西,稱西華,據此得縣名;

南樂,五代唐晉王李存勖,因避其祖李國昌之諱,以縣治在舊治之南,改昌樂縣爲南樂縣。

內鄉,隋代避文帝楊忠諱(“忠”與“中”同音),改中鄉縣爲內鄉縣。

商水和商城,皆因宋代避宣祖趙弘殷諱(殷、商相通),改矲水縣爲商水縣,改殷城縣爲商城縣。

正陽,因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世宗胤禎之諱(“禎”與“真”同音),更名真陽縣爲正陽縣。

修武,秦置,取“武王伐紂、修兵演武於此”之意;

偃師,漢置,取武王伐紂,於此“息偃戎師”之意,現爲偃師市;

武陟,隋置,“陟”意爲興起,取周武王興起之意;

獲嘉,因漢武帝劉徹行至汲縣新中鄉,獲南越相呂嘉的首級,以此置縣;

遂平,因唐元和十二年(817 年)唐將李碩平吳元濟之亂,收復吳房,敕改吳房縣爲遂平縣;

鎮平,因金正大二年(1225年),境內五朵山農民起義被鎮丶壓平息,次年設縣稱鎮平;

西平,漢代以古有西陵亭,當時已平夷,故曰西平;

登封,由於唐代皇帝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將嵩陽縣更名爲登封縣,1994年改市;

靈寶,唐天寶元年(742年),因在桃林縣南函谷關掘得天寶靈符,遂改桃林縣爲靈寶縣,1993年改市。

河南以祝願和吉祥詞命名的市縣。

許昌,三國時以魏的業基昌盛於許,將許縣更名許昌;

新野,西漢置,春秋戰國時此地稱蒸野,在蒸野新建縣,取名新野,有更新之意;

洛寧,隋代稱永寧縣,1914年改今名,均寓太平安寧之含義;

永城,隋代置縣,因城屢遭水擊而不破,故曰永城,以示祥瑞,1996年改市;

新安,含義中也有祈求新的安寧之意;

新縣,原稱經扶縣,1947年建縣,取“新”字,寓有中丶共新政權建立之意;

固始,漢代取其“固久之固,當自此始”意置縣,以示綿嗣吉祥之意;

社旗,1965年設立,縣城駐賒旗鎮,以諧音取“高舉社會主義旗幟”意改賒旗爲社旗;

河南以政治主張命名的市縣。

民權,1928年設立時,取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丶主義”之一的“民權”二字作縣名;博愛,1929年置縣時,依據孫中山建國大綱中的“博愛”二字取縣名。

河南以植物命名的市縣。

杞縣,秦置,因境內古多杞柳得名;長葛,隋置,以古代建城邑之始,有葛條附樹,故名長葛,1995 年改長葛市。

河南以用字讀音命名的市縣。

商丘,名稱源自上古時這裏地應商星,“陶唐氏火正閼伯居商丘”,以命名。

輝縣,“輝”字來自境內百泉衛源廟清暉殿的“暉”(暉通輝)字;

鄲城,來自諧音“丹成”,傳說春秋時老子在此將“丹”煉成,故名;

河南老鄉們,盡情的點贊吧!

傳承河南文化  傳播中原文明

------歡迎關注老家河南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