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档案 杨祖鑫男,1998年5月5日出生,家住宿城区古城街道项王小区二期。201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宿迁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6年9月响应国家号召,保留学籍应征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建省某防空旅六营三连战士,下士军衔。

宿迁网讯(记者 徐其崇) 此次“天南海北宿迁兵(第二季)·送亲人进军营”双拥采访慰问活动,杨祖鑫的爸爸杨继生和叔叔杨继龙一同跟随采访慰问团前往部队。经过长途旅行,到达杨祖鑫所在部队附近时,已经华灯初上。

“天南海北宿迁兵”:练好本领,当一名好炮手

“儿子,两年没见,我看你又长高了。”

“嗯,我现在身高1.82米,体重126斤,虽然比当兵以前体重增加了,但还是显得很瘦。”

美丽的南方某沿海城市夜色中,杨祖鑫见到自己的爸爸和叔叔出现在军营门口,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短暂的会面之后,杨祖鑫说:“吃晚饭前我才知道你们来部队,领导叫我出来迎接你们。爸,叔,部队有规定,晚上9点之前我必须归队。你们先就近住下,明天上午,领导会安排你们到军营里看看,我先归队了。”说完,杨祖鑫和爸爸、叔叔挥手告别。看着杨祖鑫跑步进入军营大门,杨继龙感慨地说:“这就是守规矩,侄子跟当兵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我和哥哥都是工程管理人员。这次我参加‘送亲人进军营’活动,到部队里来看看侄子,是因为我很想他。我哥两个孩子,大女儿明年大学毕业,祖鑫来当兵,我自己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可以说我们兄弟俩就这么一个儿子。”杨继龙说,侄子从小就喜欢跟他玩,他也十分疼爱这个侄子。杨祖鑫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担心他在外喝醉了不能安全回家,晚上独自找到酒店去接他。“祖鑫一直很懂事,我对他就像亲儿子一样疼爱。”杨继龙说。

兵爸爸杨继生一路上沉默寡言,见到儿子时却有说不完的话。第二天上午,经部队批准,杨继生兄弟俩进入杨祖鑫所在部队参观。操场边,印有长城图案和“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字样的巨幅匾额;操场上,正在训练的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一切都让杨家兄弟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威武。“儿子,你在这样的部队,我们全家都放心。”杨继生说。

“我和你叔叔平时都很忙,你妈妈在中央商场上班,你在部队又只能在规定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快来跟爸爸和叔叔说说,这两年你在部队的训练和生活情况。”漫步在军营里,杨祖鑫走在爸爸和叔叔中间。应爸爸的要求,杨祖鑫讲述了自己在部队里的训练和生活情况。

“天南海北宿迁兵”:练好本领,当一名好炮手

刚参军时,杨祖鑫接受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转变。“刚开始的时候我真有点坚持不住。我们是在山区训练的,各种战术动作、体能训练,对我这个在家从没出过力的小伙子来说,真是个严峻考验,当时我真想打退堂鼓。”杨祖鑫说,其实,他和一起参军的战友们一样,都在接受高强度训练的考验。“当兵,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不能当逃兵。”杨祖鑫说,在自己的努力拼搏和班长的热情鼓励帮助下,自己最终以优异的训练成绩,完成了新兵连所有科目的训练。

“结束了新兵训练,我被分配到防空旅,成为一名炮手。经考核,我的岗位是一炮手。”杨祖鑫说,炮手分为一炮手、二炮手、三炮手、四炮手和五炮手,作为一炮手,要求反应速度快、掌握方向准。“经过一年的训练,我的考核成绩在全连排名第一。”听到杨祖鑫的介绍,杨继生和杨继龙兄弟俩都满意地笑了。

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炮手后,杨祖鑫又意外地经受了调换岗位的考验。“去年秋季,连队领导找我谈话,要把我调到炊事班工作。我当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冷静地想一想,领导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就是工作需要,作为战士必须服从命令。”杨祖鑫说,尽管他当时有情绪,但还是二话没说,到炊事班报到了。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光。杨祖鑫一边当好炊事员,一边挤出时间参加军事训练。今年9月,在他两年服役期满的时候,部队决定留他转为士官,回到炮手岗位上去。“我会继续努力,我要当一名瞄得准的好炮手。”杨祖鑫信誓旦旦地说。

“部队能留下他,说明部队需要他,我们全家都大力支持。”兵爸爸杨继生这样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