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制度”是中國古代最獨特的制度,統治階層爲一羣世代把持政壇的世家名門,數百年的尊崇地位使得他們孕育出一種分外“自戀、自負、自大”的貴族文化,這些人即便居家獨處也會剃面塗脂搽粉,極研奢華靡麗,這也就是所謂“魏晉風度”典故的由來。這個人在歷史上鮮爲人知,他就是活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差一點改變南中國歷史走向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孫恩。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槍騎兵

中國古代各行各業都會從歷史人物或者神話傳說中附會一個祖師爺,三教九流甚至江洋大盜都不免如此。那麼您知道中國沿海的海盜會選擇誰做自己的祖師爺呢?這個人在歷史上鮮爲人知,他就是活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差一點改變南中國歷史走向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孫恩。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由於中國自古是一個陸疆佔據主要統治基礎的農業大國,所以海洋文明在中國古代是居於非常次要位置的,與之相關的海軍海盜海商都歷來不是爲人重視和關注,但許多中國的海盜海商卻在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歷史上佔據重要位置。

像魏晉許多歷史名流都出身士族一樣,孫恩也非草根出身,而是出自東漢魏晉時期的北方名門望族琅琊孫氏。而且他的叔父孫泰更是了得,竟效法東漢末年創建黃巾軍而起事的張角一樣,利用魏晉時期盛行的五斗米道培植自己的勢力。398年孫泰圖謀起事被誅滅,跟隨叔父的孫恩失去靠山,就帶着一幫徒衆駕船逃到浙江舟山羣島,做起了海盜。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魏晉時期的東吳東晉的兩翼戰船,速度快,是海盜進行海上劫掠最得力的工具。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大型戰艦—樓船,是主力型戰船。

399年,爲了獲取兵源,行將就木的東晉政權頒佈了一項自絕前途的惡政,命令徵發江東八郡“免奴爲客者”從軍。什麼是免奴爲客呢?原來江東非常落後,許多山越民都世代被視作奴婢兵源而肆意捕捉買賣,成爲制約江南地區的主要矛盾,也有一些世代爲奴的山越民,被放免爲地主佃客,身份略有改善,可是現在又重新面臨被奪去僅有的自由。這項惡政對那些領有這些佃客的地主階層來說也是非常有害的,所以遭到多方面的激烈反抗:“一時東土囂然,人不堪命”。孫恩在海島上看到反擊時機已到,就糾集百多名海盜,趁時局動亂登陸起事,很快獲得許多“奴客”的依附!江東八郡的地主也紛紛響應孫恩 。“旬日之中,衆數十萬”。孫恩一下子自信心膨脹,自封“徵東將軍”,又將自己的軍隊用充滿宗教蠱惑色彩的名字命名爲“長生軍”。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舟山羣島上建造的孫恩海盜山寨。

驚恐萬狀的東晉政權急忙派衛將軍謝琰(名相謝安之子)和名將劉牢之率領著名的“北府兵”前往鎮壓。這北府軍是魏晉時期一支由戰鬥力很強大的北方流民爲主體兵源建立的府兵軍團。曾經以寡擊衆大敗前秦八十萬大軍!拯救東晉政權。其實力之兇悍可見一斑。孫恩雖也號稱幾十萬“長生軍”,其實真正具有戰鬥力的極少幾十萬大部分竟然是跟在起義軍身後討喫喝的婦孺家眷!“烏合之衆”當然不是對手,所以就帶着幾萬部下連同家眷共二十多萬人退回舟山羣島,等待時機以圖再舉。期間孫恩曾經兩次反攻,一度還兵臨健康,但都最後失利。這和一千多年後的鄭成功很相似,困居孤島妄圖反攻大陸是註定失敗的。402年三月,孫恩最後一次反攻,依然慘敗,不得不投海而死,餘部推孫恩妹夫盧循爲首領,繼續反晉。

這個盧循也是河北范陽大族出身,只不過家族渡江較晚,所以沒有得到什麼重用,所以投身反晉行列。接替孫恩掌管反軍的盧循受到魏晉名將劉裕的連續圍剿,連連失利,不得不率部乘船南下,攻破嶺南重地番禺(今廣州)。盧循在此自封平南將軍,表面上接受東晉政權的招降,並和姐夫徐道覆一起接受東晉政權所封的徵虜將軍、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等官職。也遣使貢獻。但暗中卻一刻沒有放棄北伐裝備,他們在大庾嶺一帶伐木造船,時刻等待時機。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南北朝武士形象,可以作爲北府軍的參考。

410年二月,東晉派劉裕率領北府軍北伐南燕,江左空虛,分兩路北上。連敗官軍,最後合兵一處直逼建康。這時盧循徐道覆的反軍已經十餘萬,舳艫千計,最大的主力戰船樓船高達十二丈,大有碾壓一切小船小艦的威勢。

東晉朝廷急命北伐的劉裕星夜回撤,那劉裕軍自北方一路奔波,晝夜兼程,好不容易趕回,軍隊疲憊已極,卻又不得休整而倉促應戰,這些都是軍事大忌!所以徐道覆力主反軍應該趁官軍疲乏不堪之際,立即進擊!

可是盧循畏懼劉裕和北府軍的往昔之威,猶豫不決,給了劉裕喘息和部署兵力的時機,當劉裕重新集中兵力,大舉進攻下,膽怯的盧循再生退意。

自此劉裕軍就一路追擊反軍南下,連戰連捷。411年三月,盧循想重新回番禺,可是已經被劉裕派出精兵趕在前頭佔領,無路可退的盧循徐道覆相繼兵敗身亡 。這場波亂江東嶺南數年之久的孫恩盧循之亂最終平息。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南北朝武士形象,可以作爲北府軍的參考。

這場戰爭在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沉重打擊了江南幾百年業已形成的“牢不可破”的士族統治格局。所謂士族,就是一些有着數百年政治聲望的世家名門貴族階層,其子弟世代把持朝廷重要官職,寒門階層縱然才華出衆也沒有出頭之日。這種獨特的政權結構,是後世那種科舉定乾坤的政治格局所迥然不同的,倒是與日本韓國古代的公卿士族制度非常相似。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制度”是中國古代最獨特的制度,統治階層爲一羣世代把持政壇的世家名門,數百年的尊崇地位使得他們孕育出一種分外“自戀、自負、自大”的貴族文化,這些人即便居家獨處也會剃面塗脂搽粉,極研奢華靡麗,這也就是所謂“魏晉風度”典故的由來。】

孫恩盧循的反軍,到處剷除這些貴族階層,許多當時的士族名流如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惠、黃門侍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愔等,都在這場戰亂中被反軍滿門屠滅。這些名門的滅亡,爲一些寒門之士登上政治舞臺提供了機會。門閥政治的隕落,寒門階層的崛起,則纔是後世中國封建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徵。

中國海盜“祖師爺”,改變中國中古時代的政治格局,卻鮮爲人知

【這種極度自戀自大的貴族文化傳入日本,更是發揚光大,成爲日本國粹,也是日本人自恃神國天下無雙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孫恩盧循之亂,某種意義上,揭開了這場變革的序幕。

被遺忘的“南宋遊擊英雄”,打得金軍集體致敬,卻被友軍活活坑死

這位生在平壤的神祕強人,卻是東漢崛起的大功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