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馬斯克創立的SpaceX宇航公司在推特上宣佈,有人簽下第一單前往月球的旅行合約。

即,有人已經買好飛船票,準備飛往月球逛一圈,再返回地球。

這個人是誰?當有人在推特上問馬斯克時,他給出一面日本國旗,是否意味着這名飛往月球的乘客來自日本?目前不得而知。

看過此消息後,筆者只是感慨:

在我們身處的地球,有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坐上飛機,可現在有人卻已經準備坐飛船逃離地球了。

這是現實社會存在的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差距。有人富到錢沒地方花,也有人窮到沒一分錢可以花。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不公平的,有人生在非洲,有人生在中國,也有人生在美國。

首先地理環境制約着一個人的成長,即使我們都出生在中國,也有廣東人、山東人、四川人等省份區域的差別。

這些客觀因素深刻影響着一個人的成長。

城市裏的孩子,跟農村的孩子,巨大的區別在於哪裏?筆者認爲,在於雙方可利用的資源不同。

城市孩子接觸的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新事物,而農村孩子只能跟大自然打交道。當他們共同步入社會的時候,城市孩子對時代發展的新事物,瞭如指掌。農村的孩子,可能纔剛剛接觸。

因此,他們在賺錢的速度與能力方面,肯定會有所不同。

當然,筆者講到的這些因素,不是絕對的。

舉例說明:

筆者等到上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在廣州看見綠皮火車,並搭乘該火車前往宜昌。

火車這種從1804年就已經出現的新鮮玩意兒,筆者不知道從電視上書本里看過多少次,但真正有機會看到摸到並坐上去的時間,是在我活了19年後,即2004年,才接觸到。

至於飛機,就更不用說了。

講這個例子,其實已經足夠說明:這個世界上,爲什麼有人連飛機都沒有坐過,有人卻已經要坐上飛船?

現實造成人與人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客觀因素,第二是主觀因素。

我們過分強調客觀或主觀因素,都是錯誤的。現實造就的成果,肯定來自兩方面的結合。

因此,當我們看待貧富差距的時候,不需要一味地責問自己有沒有努力,問題在於你努力爭取到的東西,對有些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然,這不是我們停止努力的藉口。

我們只有更加努力,纔能有機會超過別人。讓那些成長條件比我們優越的人,付出他們應該付出的汗水,來追趕我們。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可是我們能夠決定自己被埋葬的地點。

這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去爭取!

文/莊澤峯

BLogabs自媒體

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