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12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出席會議並做題爲《新時代下的指數化投資》的演講。鍾蓉薩指出,我國指數化投資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但是與美國等境外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希望指數基金和ETF能成爲下一個發展階段中的亮點。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

  鍾蓉薩在會議上表示,指數化投資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對照美國基金行業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我國基金行業當前所處的階段大致相當於美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作爲近幾年的重點工作,證監會和協會一直在推動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美國爲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和案例,1974年養老金改革法案和稅收改革法案的發佈,帶動基金行業整體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伴隨着指數基金和ETF這類被動型產品的出現,公募基金的發展勢頭尤爲突出,這是我們努力推動養老目標基金的原因之一。

  鍾蓉薩稱,近年來,指數基金、ETF等被動型產品在境外市場受到投資業界的廣泛認可,發展勢頭迅猛。以美國爲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指數基金管理規模連續九年增長,至2017年底達3.4萬億美元,較2008年底增長了4倍,在共同基金中的佔比從2008年的6.4%上升至2017年的18%。ETF基金增長勢頭更猛,同樣經過9年的連續增長,2017年底管理規模達到3.4萬億美元,較2008年底增長了5.4倍。

  還有一個數據,2017年指數基金資金淨流入達到2300億元,而共同基金的資金淨流入總和僅是1740億元。這意味着,除指數基金以外,其他類別的共同基金資金呈現淨流出,流向之一就是指數基金、ETF等被動型產品。

  我國指數產品發展水平與美國等境外成熟市場仍有較大差距,我們如何才能在中國市場將被動化產品發展起來?

  鍾蓉薩指出,站在過去二十年總結的基礎上,展望未來二十年,希望指數基金和ETF能成爲下一個發展階段中的亮點。

  今年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所以令人振奮,是因爲我們有機會讓中國市場成爲全球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對全球機構投資者來說,指數是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和橋樑。這爲中國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是新的挑戰。

  此外,隨着FOF產品,尤其是養老目標基金等長期配置型資金的逐步入市,社保、保險等資金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將逐步成爲市場的主要配置力量。通過這個過程,希望指數能真正發揮“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我相信未來指數產品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會逐步凸顯,指數化投資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責任編輯:DF37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