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令很多藝術界人士都無比激動的80年代,我們很難忽略批評家賈方舟。作爲中國第一代當代藝術批評家,多年以來,賈方舟以敏銳的目光和犀利的觀點,將諸多值得被看到的藝術家推到藝術歷史舞臺。從打破“內容決定形式”的理論禁區,到關注作爲媒介的水墨藝術,再到親自操刀策劃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這位資深批評家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屬於新時代文人的自由與無界。就在9月15日與三品美術館進行的“雲間文會”第七期現場,我們有幸採訪到了這位當代藝術批評界的“長者”,與他聊了聊他眼中互聯網時代的藝術批評。

專訪賈方舟:人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網絡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最大福利

網絡時代的最大福利是給了每個人表達自我的機會

網易藝術:請問您最近在關注哪些行業動態?

賈方舟:最近關注的更多的是國家大事與國際關係,至於業內,我關注的仍舊是當代藝術,其次是批評家本身的一些事情。今年的批評家年會計劃於11月在上海舉行,本次的主題是“批評的現場”,最近也在思考與議題相關的事情。

網易藝術:這些年藝術界發生了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給批評界帶來了哪些影響?

賈方舟:許多年以來,互聯網對社會各個領域的滲透非常明顯,藝術批評界也不例外,進入了“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了發表意見的機會,以前可沒有這麼簡單,想要發表自己的觀點,需要通過報刊編輯的審定,現在就方便太多了,網絡給了大家發表意見的機會,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都可以針對某一個藝術話題展開討論。

網易藝術:那麼批評家與隨便發表意見的網民有什麼區別呢?

賈方舟:我覺得區別就在於:批評家是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的。因爲批評是他的職業,說話就要負責,既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歷史負責,對他所批評的對象(藝術家)負責。而作爲一般的網民,其觀點可以有失偏頗,甚至說很過頭的話,這應該都是被容許的。因爲自媒體時代的特性就是如此,每個人說的話不需要誰批准,每個人的態度也都不會一樣。所以,我覺得就總體來說,現在這種可以自由言說的狀態是一個進步,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意見,展示自己的藝術成果,只有這個互聯網時代纔有,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網易藝術:當新生代藝術家越來越主動的“爲自己代言”,批評家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話語權呢?

賈方舟:批評家的話語權不是靠維護得來的。批評家有沒有話語權,就在於你的“話語”有沒有質量,有沒有抓住藝術中的關鍵問題。具體來看,就是關於當代藝術中發生的問題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個體藝術家與社會羣體的關係等等。如果能把握到問題的關鍵來談,你的話語權就自然顯示出來;沒有把握問題的能力,只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地談些不痛不癢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存在話語權的問題。因此,從本質來看,評論家的話語權還是握在自己手中。

互聯網時代對年輕一代批評家既是機會又是挑戰

網易藝術:那對於批評界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您剛纔其實提到的更多是這個互聯網時代給大家的機會,那這個時代有沒有給大家提供一些挑戰呢?

賈方舟:當然有挑戰,現在學藝術管理、藝術史學與藝術批評的學生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龐大,年輕人紛紛出場,現在連80後都快進入中年一代了,90後紛紛登臺,00後躍躍欲試。這對於每個人都是挑戰。老一代和年輕一代在專業領域中既有銜接又有不同,每一代人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視野都有差別,代溝是明顯的,老一代批評界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中青年批評界開始挑大樑了,這對在處於界內不同位置的人來說,都是挑戰。當然,從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批評界不乏後起之秀,參與者越來越多,肯定是一件好事。

歡迎有才華的青年批評家用自己才智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

網易藝術:新一代批評家可能有一些不簡單是一個批評家,他還承擔了藝術這個行當其他的一些職責,比如說有些人做了策展人,有些人同時是藝術經紀人,您如何看待這種“業內跨界”的現象?

賈方舟:多重身份這個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業內的基本判斷就是看你的“主業”做的是什麼?“兼做”的是什麼?我們不反對一個對藝術有深刻理解力的批評家去操刀一家畫廊,他可能會做的更專業更好,但我們不能再把他看作是一個“批評家”。承擔更多藝術的職責是可以的,但以學術判斷爲主要職責的批評家,不宜直接參與與藝術相關的商業活動。

網易藝術:能不能請您給新生代批評家,在職業發展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賈方舟:年輕人進入批評界要做好一個準備,就是要有獻身精神,要有做苦行僧的準備。我相信如果是真心熱愛這個職業的人,是願意爲當代藝術的發展付出自己的努力的,也一定會在奉獻中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網易刊登此文僅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代表網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