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斜拼”裝飾效果與“直碰”效果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是,在施工成本、材料損耗率上要超過“直碰”形式,兩塊交接石材需要事先處理成45°角的斜邊,彼此對接吻合,一般是牆面陰角不常用的處理形式(陽角多爲常見)同時,易受到一定施工技術或其他影響會顯現一定的縫隙,影響美觀,爲了彌補不足,可在“45°斜拼”的基礎上打膠美縫,使得縫隙更自然貼切。石材“直碰”這樣的交接關係,毋庸置疑是牆面陰角最常見的,由於石材以“完整塊”爲單位計量,在石材牆面陰角處(非地面與牆面)採取“直碰”的收口形式,這樣做施工簡便、材料損耗低,對技術要求一般,但同樣受到施工技術的影響,而產生一定的可見縫隙(可忽略不計,擦縫處理)。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形式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①、直 碰

②、留 槽

③、45° 斜 拼

術語解讀:【收口】:裝修中“收口”也叫“收邊”,專業點的叫法是“交接關係處理”;是通過對裝飾面的邊、角及銜接部分的工藝處理,已達到彌補飾面裝修的不足之處,增加裝飾效果的目的。收口是裝修工程中細部工程的主要一環,能否做好收口關係到裝修的最終效果。

直 碰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石材“直碰”這樣的交接關係,毋庸置疑是牆面陰角最常見的,由於石材以“完整塊”爲單位計量,在石材牆面陰角處(非地面與牆面)採取“直碰”的收口形式,這樣做施工簡便、材料損耗低,對技術要求一般,但同樣受到施工技術的影響,而產生一定的可見縫隙(可忽略不計,擦縫處理)。

“直碰”適用於各種不同型材的石材、瓷磚等,是一般設計,簡約設計,對設計要求不高的項目應用較爲廣泛的收口形式。

留 槽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留槽”即在某一塊石材或瓷磚的“對接角端”一般處理出“5*5mm工藝縫”,可見,繁加了一道“石材磨邊”工序,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樣,也有損石材的完整性。有的設計師仍然採用這樣的“收口形式”來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一方面“凹縫效果”緩解了兩塊石材間的縫隙暴露,影響美觀,另一方面增加了牆面造型線型感,適用於對設計有一定藝術審美要求的空間。

45°斜拼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45°斜拼”裝飾效果與“直碰”效果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是,在施工成本、材料損耗率上要超過“直碰”形式,兩塊交接石材需要事先處理成45°角的斜邊,彼此對接吻合,一般是牆面陰角不常用的處理形式(陽角多爲常見)同時,易受到一定施工技術或其他影響會顯現一定的縫隙,影響美觀,爲了彌補不足,可在“45°斜拼”的基礎上打膠美縫,使得縫隙更自然貼切。

【解析】:

①、工藝特點:傳統、大衆使用率高

②、裝飾效果:簡潔、銳利

③、適用部位:陽角、陰角

④、適用材料:石材、瓷磚

⑤、施工程度:★★★(石材以“完整塊”計量,石材幹掛前需對兩塊石材進行“45°”磨斜邊,即對施工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如處理不佳,會出現“崩角”的現象,另外,對石材的完整度也有一定的損耗。)

海棠角

牆面幹掛石材“陰角收口工藝”標準施工圖

【解析】:

①、工藝特點:45°斜拼改進方式、應用廣泛,較流行

②、裝飾效果:簡潔、銳利、凹凸有致

③、適用部位:陽角④、適用材料:石材、瓷磚

⑤、施工程度:★★★★(在兩塊石材進行“45°”磨斜邊的基礎上,每塊“對接邊”需倒“直角”,以致兩塊石材陽角對接時,一般形成“5*5mm工藝凹槽”,俗稱“海棠角”,這樣做對施工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對石材的完整度也有一定的損耗。但它改進了45°斜拼因較爲尖利而容易產生“崩角”的現象,“海棠角”爲鈍角不易破損,所以設計師們經常使用“海棠角”作爲收口處理。)

附註:

①、幹掛石材尺寸參數:25mm以上

②、幹掛石材完成面尺寸參數(石材+基層結構):200mm(一般常用)

③、石材留槽(工藝縫)尺寸參數:5*5mm(一般常用)、8*8mm、10*10mm

④、裝飾設計龐而複雜,參考標準化“基礎工藝”模板,在選材、形式、尺寸、基層結構、牆體類型等方面需依據設計方案/成本/工程要求而多樣化改變(萬變不離其宗)

注:來源於華建環境設計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