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包罗万象的空间里,好像所有奇迹都能发生,所有我们以为“天大”的事儿都不是难事。2018年度,天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二。

城市有风格,城市里的文化符号同样各具个性。北大古韵流长,厦大文艺浪漫,深大鲜活开放,兰大寡言实干……而对于天津大学,小编一直很难找出一个最妥帖的标签。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说其传统老派,它却刚刚在创业时代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排名”荣膺第一;说其新颖时尚,它却是百年前由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说其严谨求实,它却带头在全国高校界掀起一阵“青春,为祖国歌唱”的风潮;说其沉默低调,它却在海棠花开季以一百种方式刷屏……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天津大学是一个谜,谜面在卫津路92号和北洋园近400万平方米土地上,谜底却不能一语简言之。在这个包罗万象的空间里,好像所有奇迹都能发生,所有我们以为“天大”的事儿都不是难事!

学业镀金?不是难事!

在上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上大学是一件稀罕事,哪户人家走出一个大学生,保准会传遍邻里八乡大街小巷。高校扩招之后,上大学的门槛整体变低了,但大学在层次、办学水平、教学实力等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在这样一个为学业镀金的过程中,就有了越南沙金和24K钛合金之分。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天津大学肇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华夏民族为拯救民族危机中的旧中国而发出的第一声强国怒吼!曾辗转西迁,曾数次易名,也曾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期间,调出十几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哺育了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校史跨越三个世纪,从最初肩负使命而生,到1959年被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从入选“211”、“985”首批建设,到如今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天津大学一路走来,其背后深深印刻着波澜壮阔的国运起伏。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光荣校史,寥寥数语写不尽、道不完。随意提上一句,都足够引来旁人敬叹。而对学生最重要的,不在这些历史虚名,而在该校厚重的学科底蕴。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7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一级重点学科数量并列全国第11位。

25个学科上榜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14个获评A类,其余全是B类,整体水平高,学科建设无明显短板。其中尤以化学工程与技术最为突出,蝉联四届全国第一;建筑学并列全国第三,不愧“建筑老四校”之美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于2017年12月28日公布,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其中3个进入ESI前1‰,前1‰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并列第9位。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今年4月25日,天大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工科建设方案”,以一所传统工科强校的身份蜕变“新工科”领航角色;获批9个2018年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总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且今年新增8个本科专业,包括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临床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5个均与人工智能这个最前沿的科技领域密切相关。可见在“兴学强国”之路上,该校从未止步。

菜鸟逆袭?不是难事!

初来乍到,菜鸟一枚,即使面前就放着“七十二变秘籍”,也需要菩提老祖和他那“夜半三更”的暗语。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猴子,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就差一个“师傅领进门”的戏码!

翻翻看天大的师资名录,何止“菩提老祖”、“基督圣母”,小编直想叹一句简直“佛光普照”啊——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诺奖得主教授,17位“973”首席科学家,65位“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百人团……而且该校历来有大咖授课的优良传统,院士、杰青无论学术水平有多高,站上三尺讲台就只有传道授业者一种角色。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中科院院士陈永川教授,为数学学院本科生开设《离散数学》;中科院院士彭一刚教授,用亲笔绘就的图集带学生走进建筑之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教授,耄耋之年坚持带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诺奖获得者核心团队,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一线全英文授课;理学院一门15讲的《有机光电子学》课程,邀请了11位杰青、2位优青、2位业内专家共同授课……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4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金课"项目,总数蝉联天津第一并位列全国第五……这样高密度分布的优质教学点,要实现菜鸟逆袭,简直不要太容易!2018年度,天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二。

蜕变“老炮儿”?不是难事!

在老同学炫耀实验成果的时候,拿更加精确的数据华丽回击,无需言语,一招制敌,末了在心里的《古惑仔》BGM中,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这样的“老炮儿”对决,想必是每一位学术小白最憧憬的画风。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天大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2个在2016-2018年中获评优秀类,优秀类实验室数量在国内高校并列第四位;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合作基地,约100个省、部级实验室、研究中心。由该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获批建设的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复建设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正在牵头建设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总投资预计超15亿元。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上世纪早期,天大就作为“科学建国的堡垒”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璀璨如繁星的科研硕果: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第一家水工实验所、第一张彩色胶片、第一辆电视转播车、第一台国产拖拉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座跨海大桥——钱塘江大桥、第一座海上石油平台……“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并非虚言。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再看近来,自主研发的"海燕"水下滑翔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屡屡刷新续航里程纪录;客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随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神工"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让中风患者重新燃起生活希望,并随同"天宫二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真核生物酵母长染色体化学再造开启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基于5G网络的远程手术创新技术获英国女王点赞……2018年度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6项,总经费达到1.2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工作保研?不是难事!

求职应聘,将一份光彩照人的履历“啪”一声甩到面试官眼前,用金光闪闪的信息亮瞎路人甲乙丙的眼睛。没有忐忑卑微,只有收不完的offer、做决定的任性。在“毕业=失业”的社会声音中,天大学生个个是鲜活的反例。

就拿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8.37%,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列;7个学院、45个专业均实现100%就业;近1/3去了央企和国企,1276人进入世界500强,其中144位进入国家电网,135位加入华为,114位踏进中建……

保研,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个珍贵的机会,成功保研至985等名校更属不易。而今年,天大正园十斋205宿舍的四位女生,全员保研本校;无独有偶,九斋258宿舍的四位男生,全员进入中科院继续深造……这样的“学霸宿舍”在该校屡见不鲜。天大的保研人数大约占每年毕业人数的21%左右,再加上考研、出国深造的数量,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60%以上。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该校朋友圈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的232所院校、科研院所,学生可以选择两周到两年的各类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每年都有近20%的学生出国深造,去年就有43.19%出国学生去往QS全球大学排名前50的高校。

送颗星星?不是难事!

“摘颗天上的星星送给你。”这个常用来考验情感的小伎俩,普通人从未想过要实现,竟然被一群“较真”的天大校友做到了!在遥遥宇宙中,一颗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天津大学星(Tianjindaxue)",由77、78 级校友们为代表送给母校。这在全国高校中极为罕见。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对所有的天大人来说,人生中都多了一件可以炫耀的事,天空中闪烁着"天大"的光芒!而要细数校友送给母校的礼物,又何止这一件?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革命先驱张太雷,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青年声音和使命送给天大;“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将从零起步、逐渐追赶超越的国防科技和大国重器送给天大;中国内燃机奠基人史绍熙,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和进步送给天大;"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将独一无二的体育场馆和举世瞩目的奥运赛事送给天大;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卢永昌,将世界第七大奇迹的耀目光彩送给天大;60多位两院院士,将数不胜数的顶尖科研成果送给天大……

成朋友圈“秀霸”?不是难事!

在一大批90后、00后成了“朋友圈困难户”的当下,天大学子却是妥妥的“朋友圈秀霸”。随手一拍可以当作屏保的校园风景九宫格,食堂里堪比网红餐厅的餐饮环境和美食,身边随便遇见个人都是校园男神女神……在这样的的环境里生活,只怕点赞都要点到手软。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卫津路、北洋园两个校区环境优美,园内花木繁茂,青年湖、敬业湖、友谊湖、爱晚湖四个湖泊相辉映,四时有景,是典型的花园式高校。校园建筑独具魅力,有属于历史风貌建筑的"第九教学楼",是毛主席视察时接见师生的地方;有被誉为最美建筑的"郑东图书馆",不久前刚荣获2017-2018年度建筑创作(公共建筑类)· 金奖;有“天大最美学院”之名远扬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从天大这里就能看出来,高校不仅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天际,还是其文化与艺术的最高圣殿。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天大学子都是些什么高能人物呢?工程热物理专业2014级博士生苏文,以专业第一的成绩直博留校,发表一作SCI论文12篇,获授权专利2项;工程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刘子正,19门课程拿到95+的优秀成绩,高数、线代所有大型考试一题未错;环境设计专业2015级本科生张尔科,斩获数项设计大奖,志愿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最后看看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于前不久正式就任国际内燃机学会(CIMAC)新一届主席,这是该组织成立近7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职务。

原来,天大人的高能是从上往下、一个不落!身边都是神一样的队友,躺赢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增肌减脂?不是难事!

有人说,减肥是世间最难的事,码上百页的代码都不怕,几十单位的卡路里却往往难倒英雄汉。对天大学子来说,增肌减脂却不是挑战,而是习惯和乐趣所在。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首先看看天大食堂,12个食堂菜系丰富齐全,环境潮流时尚,是高校界众所周知的网红餐厅,还登上过《天天向上》节目,热度居高不下。去年北洋园第二届食堂美食节期间,天大还以"龙虾、鲍鱼、10米蛋糕免费吃"而走红网络,被冠以"别人家的大学"之称。

在天津大学,“天大”的事都不是难事

虽说“吃在天大”要冒着体重增加的风险,但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别具一格的“减肥课”做后盾,咱还怕啥?始建于2000年的龙舟队,素以辛苦训练著称,却是锻炼意志和协作精神的好去处;国标舞队汇聚了全校最美的小姐姐,在各类国家级、省市级竞赛中斩获荣誉四十余项;羽毛球队作为一支劲旅活跃在国家级各类赛场上,总计获得31块奖牌……去年,天大开设“减肥课”,通过指导合理膳食、科学训练,学生减肥成功获得学分,还能根据BMI下降程度赢得礼包。网友都说,这么善解人意的课,得抢!

曾经的北洋,在危难重重之际担起重任,以“兴学强国”之声唤醒民族尊严,以“科技强国”之行捍卫家国安全。如今的天大,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包容博大,更加开放富饶,不正是种下梦想、孕育奇迹的“黄金时代”么!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