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研究中,经济学家分析了工作场所自动化采用的长期趋势,并指出全球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在过去二十年中增加了三倍,达到了225万。然而,如果机器人安装比2030年的基线预测提高30%,研究人员估计这将导致当年全球GDP增长5.3%。

海外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称,到2030年,机器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承接2000多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牛津:十年后机器人会占用中国超过1100万岗位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项新研究的数据显示,在未来11年内,仅中国就有1400万台机器人投入使用。

在研究中,经济学家分析了工作场所自动化采用的长期趋势,并指出全球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在过去二十年中增加了三倍,达到了225万。

虽然研究人员预测机器人的兴起将带来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好处,但他们也承认了可能会出现的弊端。

牛津:十年后机器人会占用中国超过1100万岗位

"机器人大量投入以后,将失去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依赖低技能工人的贫困地方经济体中。因此,这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增加。"该研究的作者说。

然而,如果机器人安装比2030年的基线预测提高30%,研究人员估计这将导致当年全球GDP增长5.3%。

"这相当于到2030年每年为全球经济增加4.9万亿美元(以今天的价格计算),几乎等于一个大于德国预计规模的经济,"报告说。

根据该报告,过去四年中安装在工作场所的机器人数量与八年前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相同。

牛津:十年后机器人会占用中国超过1100万岗位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工业上大约每三个机器人就安装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机器人库存的五分之一左右。

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机器人将失去150多万个工作岗位。在中国,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1100万。报告称,在欧盟成员国中,近200万人因自动化而失去就业机会。

在失业方面,美国的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印第安纳州、俄勒冈州最容易受到自动化的负面影响。

开姆尼茨、图林根和奥伯弗兰肯地区在德国最脆弱,而英格兰中部和西北部是英国最脆弱的地区。

尽管有失业的威胁,该报告敦促立法者不要禁止自动化的兴起。

"这些调查结果不应该导致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试图阻止机器人技术的采用。相反,挑战应该是通过帮助弱势工人做好准备并适应它将带来的剧变来更均匀地分配机器人股息,"研究人员说。

牛津:十年后机器人会占用中国超过1100万岗位

研究人员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参与当地计划来重新培训工人,激励那些有经济利益的公司和工人。他们还呼吁政策制定者制定"积极进取的前瞻性计划",以抵消自动化的负面影响。

报告建议,"探索所有政策选择,从基础设施投资到培训计划和创新福利计划,如普遍基本收入"。

还建议工人"审核"自己的工作,以更好地理解所需的人力技能与可能被机器接管的技能之间的平衡。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社会"没有终身的工作",只有"采用'终身学习'的心态"来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