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財政部正收集地方財政權責劃分改革情況及困難問題

第一財經記者從地方瞭解到,財政部近期印發通知,要求各省報送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及收入劃分等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意見建議。

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下稱權責)劃分改革是新一輪財稅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也是財稅改革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關注央地權責劃分改革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付文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中央與省級政府權責劃分改動已經啓動,省以下的權責劃分改革也在逐步展開,而按照國務院要求2020年要基本完成權責主要領域改革,形成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的清晰框架。因此財政部發文收集相關情況,背後是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各省推動這項改革的力度。

現行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還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規範等問題,比如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合理,一些本應由中央直接負責的事務交給地方承擔,一些宜由地方負責的事務,中央承擔過多,地方沒有擔負起相應的支出責任。而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規範等等。

爲了改革這一現狀,2016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拉開了央地權責劃分改革序幕,明確了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要求。2018年印發了《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明確了8大類18項共同財政事權事項的支出責任分擔方式、國家基礎標準等。

財政部部長劉昆去年11月份撰文稱,目前外交、醫療衛生領域改革方案已經出臺,今明兩年還將制定更多分領域改革方案。這些工作完成後,主要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大體劃分清楚,配套相應轉移支付制度,將有力促進中央與地方權責清晰、財力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外交領域的改革方案尚未披露,不過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關於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這是首個公開的細分領域的改革方案,明確了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4個方面的14項具體內容的央地權責,比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定爲中央與地方共同事權,將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劃分爲5檔,中央承擔10%~80%不等的支出責任,改革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

在中央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權責逐步清晰之後,國務院要求各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央地權責改革進展,制定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組織推動本地區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工作。

第一財經記者初步梳理發現,緊隨央地權責劃分改革進程,目前所有省份都已經印發了省以下權責劃分改革指導意見,大部分省份公佈了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權責劃分改革方案,其中甘肅、安徽、貴州、天津、陝西、河北等省市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相繼公佈了當地醫療衛生領域的權責劃分方案。跟隨各省相關改革方案出臺,地級市和縣市也紛紛出臺相關文件。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醫療衛生領域改革進展最爲明顯,各級政府權責劃分基本清晰,且具體情況不一。

以貴州省爲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屬於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執行中央制定國家基礎標準,所需資金中央與地方按8:2比例分擔,地方承擔的20%部分由省市縣按6.5:1.4:2.1比例分擔。這意味着每10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國家確定的基礎補助財政支出中,中央財政承擔80元,貴州省級政府財政承擔13元,貴州省市級政府財政承擔2.8元,縣級財政承擔4.2元。

安徽省在基本公共衛生支出分擔比例上與貴州省不同。即對國家制定的補助基礎標準部分,中央財政對安徽省按60%給予補助,其中對安徽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縣按80%給予補助;安徽省與市縣財政分別按20%、20%予以配套,其中安徽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縣不需配套。

根據前述財政部印發的通知,各省需要報送本地財政體制運行和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並對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推進中央對地方以及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的意見建議。

付文林表示,目前地方在權責劃分中最大的挑戰是財政事權劃分是否科學合理且符合本地實際,從而使得這一財政體制可持續,因爲基層政府情況更爲複雜。目前來看這項改革仍是一個漸進性改革,地方雖然有些進展,但與學者們預期有一定差距。

武漢大學副教授龔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地方財政體制改革非常重要,在目前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下,轉移支付制度變革也同等重要,制度設計上應當注重激勵效應和機會均等理念,通過績效考覈來讓地方更高效地使用轉移支付資金,更好地發揮資金效益。

劉昆撰文稱,要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根據當前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進展,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下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相應調整優化轉移支付項目,繼續清理規範專項轉移支付,健全轉移支付定期評估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