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驚呆美印嚇傻日韓到厲害了我的國惹來外患 國內極端論調何時休

【環球軍事快評梳理天下大事】這些年頭,隨着新媒體、自媒體的興盛,軍事新聞報道領域的“怪力亂神”,就好似猛然打開了的潘多拉魔盒,各種妖孽標題滿天飛,諸多胡謅文章遍地走,只要你隨便打開一個客戶端的軍事版塊,大批的“震驚”與感嘆號必會迎面撲來,極具爆炸性的標題一個比一個火爆,什麼美國忌憚、日本震驚、韓國恐懼,什麼印度憤怒、臺灣哭了、越南瘋了,什麼法國傻了、英國完了、德國呆了,讓人彷彿驟然墜入了瘋狂的魔幻地帶,那些血壓容易高的、心臟不大好的,還真得悠着點兒、切記切記慎入啊。而在幾個大的自媒體平臺的所謂“興趣推薦”的推波助瀾之下,此種亂象更是一片欣欣向榮、繁茂鼎盛。

從驚呆美印嚇傻日韓到厲害了我的國惹來外患 國內極端論調何時休

仔細觀摩那些所謂的“軍事雄文”,真可謂五花八門、招數多多,有的是“一分事實、九分想象”,有的是道聽途說、斷章取義,有的是東拼西湊、胡編亂造,有的乾脆就無中生有、憑空捏造……

從驚呆美印嚇傻日韓到厲害了我的國惹來外患 國內極端論調何時休

儘管如此,也不能小瞧這些“軍事大作”,它們也是相當講究“新聞來源”的,有的把所謂“信源”硬是按到正規央媒身上,比如環球網就經常遭到此類待遇,以增強外觀上的“可信度”,有的則假託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知名軍事專家,抒發自己的“強軍抱負”,有的直接借用境外軍事媒體來抒發自己的意淫想象,其中尤以俄語、韓語、阿拉伯語等大多數人看不懂的小語種媒體名字最爲便利好用,有的還乾脆冒充外國專家、外軍司令、外國防長,營造出權威人士權進行威解讀的氣場。

在這種軍事稿子的頻繁推薦和狂轟濫炸之下,那些缺乏鑑別能力、缺乏科學常識、也缺乏查證覈實意願的低端網民,往往抱着寧可信其有的懶惰心態,寧願信以爲真,還每每忍不住動動手指把它傳播開來,以防被扣上“不轉不是中國人”的滔天大帽子;他們還樂意在閒暇時刻、在酒場裏牌桌上大量引用那些雄文中的觀點和數據,用威猛無比的霸氣口吻,大肆狂吹海吹一番,彷彿自己就是率領千軍萬馬、奔赴疆場殺敵無數的風雲大將軍。

無獨有偶,極端和奇葩的另一端是同樣的奇葩和極端,與這些把中國軍事科技吹上天的“震驚體”並駕齊驅的,就是把中國進步貶進坑的“神話體”,他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中國說得巨弱無比,認爲所有講中國科技進步成就的宣傳都是假的、都是吹的,當中興遭遇芯片事件之後,這種“神話體”更是一度興盛無比,他們把矛頭對準“厲害了,我的國”系列,高喊根本不是什麼“厲害了,我的國”,而是“掐住了,我的脖”。

在這些人看來,中國前些年“吹牛吹大發了,自己也信了”,正是由於吹噓中國厲害了,才招致美國的科技打壓,他們還引用歷史支持自己的立場,將“厲害了我的國”與大躍進時期的“畝產萬斤”浮誇風相互印證。他們擺出一副事後諸葛亮的模樣說:到了中美貿易戰才發現,“中國吹得神乎其神的科技神話、工業神話,真的是神話”。

對於上述外在針鋒相對、實則本質相通的兩個極端,我們想說的是,除了吸引眼球賺取流量利益和情緒轉移發泄以及另有圖謀的原因之外,主要還是在於無知與懶惰,越是懶惰不學習、越是顯得無聊無知,而越是無知,越是容易陷入極端自大或極端自卑。懶惰之下,他們就喜歡對事情做出最省力、最簡單、最膚淺的解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像哈哈鏡一樣,把客觀現實照得是面目全非,讓真正具備科學素養的人啼笑皆非。

其實,稍微動動腦筋,大家就會明白,世界原本就是多面和複雜的,軍事科技涵蓋的領域也是十分寬闊的,我們在很多領域追趕很快,一些領域已經形成引領之勢,這是事實,與此同時,西方在很多領域依然領先中國,這也是事實,這種基本態勢原本就是互不矛盾的存在。

在有些人的思維模式裏,讓他們承認中國科技取得進步,那是難如登天,因爲他們的標準已經到了荒誕的地步——必須到了外國沒有任何一個領域比中國強的時候,他們纔會承認中國的成就。正如袁嵐峯博士所言,這就好比在奧運會上,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包攬所有項目的全部金牌,那就一無是處。

所以,看到這種收智商稅的文章,我們要有不看不轉、自覺抵制的覺悟,減少這種風氣的蔓延和傳播。我們提倡的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既看得到進步、也不掩飾缺點,不卑不亢地充滿自信的踏踏實實的做成熟理性的大國公民。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中國科技進步也確實走到了新的時代,而核心要義正在於加強原始創新,相比於美國,我國基礎學科還屬薄弱,“中國少有從0到1的開創性工作,多是屬於1到99的部分”,而這又涉及到啓發式教育的問題。加強對基礎研究、基礎科學的關注與投入,加大對基礎科學原理的深度理解與突破,是未來中國科技前行的第一重點。

實際上,突破科學上的雄關,從來不可能靠討巧和所謂走捷徑。徐焰少將曾撰文提及,當年,蘇聯撤走專家中斷援助之後,中國多數民用和常規武器製造業出現了20年之久的技術徘徊,其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科技儲備,缺乏歷經工業化洗禮的科研人員及技術工人隊伍,此前靠蘇聯專家傳授技術和填鴨式“惡補”,結果大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離開仿造而要自行研製時,馬上就暴露出先天不足的基礎性弱項。

而當今社會上,也或多或少的還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爲,比如優先上馬“短平快”贏利項目而忽視更需長期投入和經營的基礎科學;有些重要項目採取簡單外購的“拿來主義”而沒下大力量自己攻關。

知己知彼,認清現實,才能正確前行。從科學史來看,世界最早的科學中心是意大利,然後轉移到英國,之後又從法國到德國,在20世紀20年代轉移到美國,並在那裏使科學實現了職業化,做到了真正和教學相結合、和實用相結合。而隨着科學的普及,未來的世界科學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只有一箇中心,而將會形成一個多中心的局面,不同的國家以自己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科學的某些方面,對科學做出不同的貢獻,呈現出一條“科學世界共同體”的路徑。

令人欣喜的是,放眼世界,有能力在幾乎所有領域與美國正面對抗並互有攻防的,只有中國一家,其他國家有的由於體量太小,有的由於缺乏國家意志,有的由於處在尚未實現“站立起來”的依附地位,有的由於國家整體戰略失誤轟然倒塌……只有中國在全面發力,幾乎在每場競賽中都不缺席,東方雄獅奔跑前行的昂揚銳氣,正愈發矯健有力!(文/綜合在下張開)

從驚呆美印嚇傻日韓到厲害了我的國惹來外患 國內極端論調何時休

鳴謝:

謝宇:美國科學在衰退嗎?,《財經》雜誌,馬國川、蘇琦,2018-04-30

李長亮:認清差距,抓住人工智能歷史機遇,環球時報,2019-05-24

徐焰,在科技強國道路上紮實前進,環球時報,2019-06-05

袁嵐峯,雖然不如美國,但中國仍然是一個科技大國,風雲之聲

中國科技的真實實力怎麼樣?這篇文章講透了,俠客島微信公衆號,2018-08-12

袁嵐峯: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袁嵐峯博客,201508

秦春華,爲什麼美國低水平的基礎教育,卻能支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光明日報》2015-03-24

從驚呆美印嚇傻日韓到厲害了我的國惹來外患 國內極端論調何時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