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日本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專家,稱未來可以建立中俄日軍事同盟。不論其他,這個倡議是否尤其可行性?

日本軍事在二戰後被閹割,無論是交戰權、武器裝備的研製、還是人員限制。更何況日本國內有美國駐軍,雖美其名保護盟友,實際上也是在監視日本,畢竟珍珠島事件給美國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日本若想與中俄結盟,首先就得把美軍趕走。這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爲什麼日本專家放出這樣的話來呢?日本,又號稱美國的“翅膀”。中俄的關係日益密切,兩個國家的實力強大到足以壓垮這隻翅膀。中俄的合作更使得雙方對於日本海這塊區域的把控更加得心應手。而一帶一路的延伸,又使東北亞的經濟融合愈來愈深。

一旦朝鮮開放經濟,朝韓鐵路連接起來,與中俄、蒙古連接,到時候歐亞經濟聯結就會更加緊密,勢必更上一個勢頭。世界經濟的版圖可能因此改變,加上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幾百年來的海洋經濟要重回大陸經濟。這個時候,日本成了孤懸海外的國家。這個號稱亞洲的西方國家,此時也感受到了被邊緣化的壓力。而與此同時,美國即將將貿易的大棒揮向日本。

和平是建立在政治、經濟、文化之上的。經濟所到之處必是政治覆蓋的地方,政治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經濟上的融合給政治上帶來深遠的影響,歐盟的起建便是在鋼鐵煤炭經濟之上。民間的走動、瞭解,建立民意上的和平。文化上的交融,降低了各國人民之間的隔閡。經濟的大融合,科技的大爆炸,文化的大聯結,未必不會帶來持久的和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