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嘴上說可沒用,德國那麼窮,怎麼可能牽制得住蘇聯,於是英、美的資本大鱷們紛紛站出來支持希特勒,英、美不但沒再要求德國繼續賠款,反而給予了德國大量貸款,尤其是美國。經濟逐漸恢復,那麼國力必然增強,希特勒開始公然無視《凡爾賽條約》的各項限制,首先是擴充軍隊,希特勒說我擴軍不是爲了發動戰爭,不是爲了對付你們英、美、法,我只是爲了對付東邊逐步強大的蘇聯。

一戰結束後,德國的戰爭賠款高達數千億馬克,並被要求以黃金賠付,相當於10萬噸黃金。對當時的德國而言,就算把整個德國打包賣了,也值不了這麼多錢,但是無奈,德國毫無話語權。

很快德國賠不起,法國就佔領了德國最大的工業區,魯爾工業區。備受剝削的德國人已經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失業率開始極具上升。

更好命的是,1931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把本就脆弱的德國一下子就推到了黑暗的懸崖邊,照這樣發展下去,德國連維持最基本的生計都難,更別說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了。

德國當時那麼窮,希特勒發動戰爭的資金是從何而來的呢?

但有句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正是在這樣極其糟糕的境遇裏,德國人民受不了,他們迫切地需要一個新的領導人帶他們脫離苦海,此人便是戰爭狂人希特勒。

1933年,希特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衝破《凡爾賽條約》中的賠款。

希特勒的外交手段是相當高明的,他向英、美示好,請求他們延遲還款時間,德國很快就有了喘息之機。

然後希特勒開始組織集體大工程,把失業人口分配到各個崗位,如修建高速公路,修建飛機場,祕密製造軍工業。

爲什麼是祕密發展軍工業,因爲德國仍舊受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那隻能祕密進行。更高明的是,希特勒抓住了英、美當時的心態,英美眼看蘇聯這個社會主義政權逐步強大,內心頗爲着急。

尤其是那些資本大鱷,他們擔心本國無產階級會效仿蘇聯,革了他們的命,所以紛紛支持希特勒,想着額讓他去對付蘇聯。

德國當時那麼窮,希特勒發動戰爭的資金是從何而來的呢?

嘴上說可沒用,德國那麼窮,怎麼可能牽制得住蘇聯,於是英、美的資本大鱷們紛紛站出來支持希特勒,英、美不但沒再要求德國繼續賠款,反而給予了德國大量貸款,尤其是美國。

法國不樂意,可是沒用,英美二比一。法國只能退一步,不再繼續逼德國履行還款義務。

希特勒玩着兩面派,這頭告訴英美對抗蘇聯,那頭又跟蘇聯合作,替蘇聯製造飛機、坦克,從蘇聯人那裏又賺來了一筆不小的外匯。

這項操作不僅賺到了錢,而且還使德國進一步擁有了製造武器的潛質,一旦戰爭爆發,身在國外的那些工程師們只要把圖紙帶回德國,很快就能製造出大批量軍事武器。

就這樣,德國漸漸擺脫了經濟衰敗的現象。

經濟逐漸恢復,那麼國力必然增強,希特勒開始公然無視《凡爾賽條約》的各項限制,首先是擴充軍隊,希特勒說我擴軍不是爲了發動戰爭,不是爲了對付你們英、美、法,我只是爲了對付東邊逐步強大的蘇聯。

德國當時那麼窮,希特勒發動戰爭的資金是從何而來的呢?

英、美、法又上當了,並且提高了給德國的貸款數額,供德國製造更多的軍事武器來武裝擴充的軍隊。

故此,希特勒便是通過這種欺騙式的外交手段,一步步從英、美手裏騙來了第一批發動戰爭的資金。

從國外搞來的錢還不算,國內希特勒也沒有放過,國內的那些資本大鱷就不必說了,希特勒一上臺,他們就紛紛投桃報李,儘可能地給予納粹黨活動資金。

希特勒還是不滿足,於是又把目標鎖定在了猶太人身上。

猶太人向來以經商而聞名於世界,換而言之,猶太人普遍有錢,希特勒以各種華麗的預言,把猶太人貶的一文不值,然後公然搶奪他們的財產。

以上種種便是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金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