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创新的成果,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他介绍,去年以来,在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座谈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小微企业应收帐款融资专项行动、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等。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专家称应建立“敢贷愿贷”长效机制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仕省 北京报道

“我看了巡展很受启发,从大金融机构到小金融机构都展示了他们怎样服务小微企业。”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王钦敏说,他在第七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金融展览区看到,各金融机构展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普惠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如云税贷、支农转贷、银政保等,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前往洽谈咨询。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也有同感。他说:“我在现场也看到了无论是大商业银行还是地方银行、股份制银行,在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方面都有很多好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华夏时报》记者6月26日在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上获悉,一些金融大佬就如何借用金融科技手段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在回应融资难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建议,银行制度方面,有必要建立“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过去的银行制度并没有这样的内容,银行想放款也不敢行动,缺乏制度方面的保障。

事实上,就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一直非常重视。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的措施。“自去年以来,至少15次在国常会上提及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王钦敏说。

融资难长期存在

当前,“实体经济仍然很困难,经济的下行压力表现在中小企业身上,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王江平坦言。

据他介绍,去年以来,在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座谈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小微企业应收帐款融资专项行动、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到今年4月底全国梳理出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帐款8517亿元,已清偿3058亿元。

“我国的民营经济和小企业创造了全国65%以上的GDP,但是只占三分之一的信贷资源,我国金融改革关键任务是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李子彬认为,当前中国企业的直接融资约占20%,和发达国家的80%相比,中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太低,特别是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大概是3%。“加快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我们喊了八九年,但这个没扩大多少。”李子彬说,2009年直接融资比例占20%,现在还占20%,光说不动。

“对于我们银行来说,发展普惠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既是责任,也是机遇。”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称。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认为,私募基金也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直接融资工具,几乎是唯一为民营资本提供的融资渠道。”钟蓉萨说,2019年一季度,创投基金在投项目3.05万个,在投金额5444亿元,其中在投中小企业项目2.39万个,占比78%,在投金额2953亿,占比54%。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5.8万亿元,多增的部分主要投资薄弱环节,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281万户,比年初增加142万户,同比多增加108万户。”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芳表示,今年一季度末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是34.18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9%,较去年下降0.65个百分点。

需建长效机制

“今年重点是对市场体系进行改革,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王钦敏向记者透露,国家还会出台更具体的措施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6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的措施。此次会议明确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债券、票据融资等。

对此,李子彬建议,中国要抓紧发展小的金融机构,美国有金融机构5万家,中国目前大概不到1万家,大银行主要为大企业服务,小银行为小企业服务。在回应融资难融资贵时,李子彬认为,一方面有银行本身的问题,它的制度里面没有“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良莠不齐,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不愿意贷款。他建议,有必要建立“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

为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创新的成果,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以来,李克强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提及加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今年提出两万亿的减税降费举措,更是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据王江平介绍,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如在信贷方面,去年以来,人民银行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了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能力;如在财税方面,仅贷款利息免增值税一项就从过去一百万提高到一千万元。

发改委也在发力。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副司长张春则阐述了信用体系建设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作用。“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贷款,在‘量’上、在‘价’上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另据了解,发改委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开通信用网站,促进银行和企业的信息共享,打通了壁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已连通44个部委,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归集300亿条信息,依托这些信息我们一起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信用成本的评价准确性,如税务部门按照中小微企业的纳税状况,所对应的信用等级,会同相关机构开展互动。”张春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