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一區,可謂區區各有千秋。

  眼下正是金九銀十傳統買房季,問題也隨之而來:到底選哪裏,哪裏更適合自己?

  其中,配套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所以,我們也從交通、教育、商業、醫療和環境這五個維度,給廣州十一區進行大PK!

  十一區配套大PK,大數據告訴你誰更適合你!

  哪裏是交通樞紐?

  天河很驕傲 海珠正發力

  資金、產業、人才能不能流入這裏,交通是決定性因素。

  首先,我們來看各區地鐵換乘點的情況↓↓

  @天河 這裏纔是“宇宙中心”,妥妥的交通樞紐!(地鐵換乘點我最多)

  @海珠 別看我低調,軌道交通還是很發達的!(緊跟CBD大佬)

  廣州各區地鐵站點換乘數量分佈圖(增城從化花都除外)

  (圖源:中指院)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換乘“冠軍”的天河,有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體育西站,今年它也傳來好消息:地鐵三號線將進行拆解,“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段將拆分獨立出來連通十號線,有望緩解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壓力!

  另外,未來天河還將增添一條地鐵十一號線,在天河北路與龍口西路交匯處設置天河東站,大環線貫通中心區。

  與此同時,“亞軍”的海珠也在暗暗發力。近日,海珠發佈了軌道交通規劃圖,當中一共規劃16條線路,包括19號線、20號線、23號線等,密集程度不亞於天河!

  無獨有偶,黃埔也像是開掛了一般:未來黃埔區將有通車及在建地鐵線13條,6條通車+在建有軌電車,3條規劃建設快速地鐵線路……

  天河,可千萬不要輕敵!

  除軌道交通之外,作爲居民出行主力之一的公交線路也是重要指標。

  @越秀 還是老大哥底子好!(21條公交線路以上佔比最高)

  @天河 CBD不是蓋的!(21條公交線路以上佔比次高)

  廣州各區公交站點經過線路情況圖

  (圖源:中指院)

  綜合軌道交通和公交出行,天河無疑是最方便的,作爲CBD,必須具有城市交通樞紐的功能。

  當然,未來廣州的交通樞紐遠遠不止一個,還有位於增城的東部交通樞紐、南部交通要塞的廣州南站樞紐、連接港澳灣區、廣深港高鐵重要一站的南沙慶盛樞紐以及7線彙集的萬頃沙站等等。

  東部、南部也是可以關注的區域。

  越秀仍是教育強者

  海珠實力不容小覷

  看完交通,我們來看大家最關心的教育資源。

  無論是數量,還是省級以上的優質學校,越秀區穩坐龍頭老大位置,中心區的分佈也比較平均。

  廣州各區小學分佈圖

  (數據來源:中指院)

  越秀無疑是強者恆強,但是別忘了,今年中考的成績,海珠可是首次反超了越秀老大哥!

  而且,到2020年海珠還將新增24所學校!當中名校不在少數,像是寶玉直小學將進駐廣紙板塊。

  附上週邊1-3公里範圍的一二手樓↓↓

  此外,外圍區也正出現了越來越多老牌教育集團的名校資源,比如花都、從化、南沙、增城紛紛都迎來二中、廣外、廣雅、省實等名校!未來三年南沙熱門居住板塊更將新增24所學校!(詳情點擊可回顧《廣州11區名校版圖!外圍區這些板塊正在邁向教育強區……》)

  教育資源分配更平衡是未來大趨勢,所以,想買房的家長不一定只盯傳統教育強區哦!

  番禺大型MALL多

  海珠最接地氣

  除了交通、教育,商業也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來看各區普通商場、購物中心的綜合情況↓↓

  @番禺 購物中心數量比天河還要多!(妥妥的後起之秀)

  (圖源:中指院)

  番禺的商業確實可圈可點。

  如今的萬博、長隆等地,像是奧園城市廣場、萬達廣場都是週末的“流量中心”……

  而且,未來三年番禺還將新增七大商業綜合體,體量相當於5個天河城!(詳情可點擊回顧《170多萬番禺人笑了!不出3年,天河人都要來你家逛街……》)

  商業的興隆帶旺片區。如今,番禺萬博、長隆等片區的樓盤,像是萬科歐泊等住宅的價值也得到明顯的提升。

  而在居民的日常消費中,海珠是生活氣息最濃的。

  @ 海珠 超市密度最高 總有一間在你附近!(天河都比不上我!)

  廣州各區超市分類及密度情況圖

  (圖源:中指院)

  難怪,海珠區會成爲老廣最喜愛居住的地方!教育資源不輸越秀,商業氛圍濃厚,而且未來還有琶洲第二CBD的利好加持。

  嗯,海珠是匹黑馬。

  番禺 白雲生態資源最豐富

  最後,我們來看居住環境,廣州嘛,雲山珠水不在話下。3A級別以上景區也是重要指標 ↓↓

  @番禺 我有江景,而且3A級以上景區也是最多的!

  @白雲 貴精不貴多,一個5A的白雲山在我家!

  廣州各區5A、4A、3A景區分佈圖

  (圖源:中指院)

  值得注意的是,番禺與越秀的人文景觀不同,更多的是自然景觀。從番禺區在售的一手樓中,我們可以發現擁有稀缺景觀資源的樓盤比較多:

  看現狀 更要看大趨勢

  當然,以上數據僅僅只能說明廣州各區的配套現狀。

  現狀固然重要,但我們更加要看趨勢。

  以教育資源爲例,海珠的爆發,外圍區迎來越來越來老牌教育集團名校;而商業方面,番禺則是一匹黑馬。

  這樣看,平衡發展、多中心結構會是廣州各區資源配置的大趨勢!

  孫不熟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

  一座城市的新移民一旦真正沉澱下來,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會在經濟、教育、文化、科技等多個維度實現對老城區的趕超。

  你怎麼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