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紐約大學人口健康系的一份研究結果揭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在美國的同一個城市——芝加哥的兩個不同社區,居民的預期壽命竟然相差整整30歲。當被告知她所居住的社區和同城的黑人聚居區恩格爾伍德之間有着驚人的30歲人均預期壽命差距時,斯崔特維爾居民米歇爾(Michelle Rashad)幾乎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這意味着整整一代的差別啊。

在美國,明顯的貧富差距一直爲人詬病,造成諸多社會問題。

這種差距到底有多大?有沒有什麼直觀的例子?

同一個城市,“我們比他們多活30年”

最近,紐約大學人口健康系的一份研究結果揭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在美國的同一個城市——芝加哥的兩個不同社區,居民的預期壽命竟然相差整整30歲。而且,這種強烈的反差被毫無保留地體現在“顏色”上:在幾乎都是白人居住的斯崔特維爾(Streeterville),市民的預期壽命高達90歲;而在恩格爾伍德(Englewood),一個黑人人口占壓倒性地位的社區,市民的預期壽命僅有60歲。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紐約大學研究發佈)

此前也有研究表明美國的地區之間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及預期壽命的差異。

2018年,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漢密爾頓計劃(The Hamilton Project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的“活力指數”,美國東北地區(從馬里蘭州到緬因州,包括紐約和波士頓這些城市在內)自19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美國最富裕發達地區。與此同時,美國西海岸,特別是舊金山周圍也是一片蓬勃興旺的景象。例如,加州的橙縣家庭平均收入可以達到78150美元,貧困率爲8%,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爲83歲。相比而言,美國收入較低的南部和西南地區差距巨大。比如,新奧爾良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爲37500美元,貧困率26%,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爲76歲。而且,這種差距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當時,BBC報導表示,這一研究結果似乎在說明,在美國,你是富人或是窮人,這一切都取決於你住在美國的哪一地區,因爲它會對你未來是否能夠擁有長久富足的生活有很大不同。

“差了整整一代啊!不能接受!”

然而,像紐約大學這一研究這樣細化到一個城市的不同社區之間的還很少見。

對於這一令人喫驚的結果,英國《衛報》做了專題報導,題爲《“這是完全不公平的”:芝加哥,一個富人比窮人多活30年的地方》。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衛報》報導截圖)

當被告知她所居住的社區和同城的黑人聚居區恩格爾伍德之間有着驚人的30歲人均預期壽命差距時,斯崔特維爾居民米歇爾(Michelle Rashad)幾乎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這意味着整整一代的差別啊!我不能接受,恩格爾伍德也不會接受。”

此前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米歇爾又說到:“我知道我們生在這裏是幸運的,但其他也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可能沒有擁有這樣的好運。這是完全不公平的。”

根據前述研究,這兩個社區之間的壽命差距幾乎和幾項主要社會經濟因素全面相關。在白人爲主的斯崔特維爾,居民的中位數年收入高達10萬美元。而在黑人聚居的恩格爾伍德,這一數字只有2.5萬美元,僅爲前者的四分之一。同時,80%以上的斯崔特維爾居民擁有大學學歷,而恩格爾伍德卻只有8.2%,幾乎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差距,直接反映到了預期壽命的尺度上。

失業、毒品、槍擊讓恩格爾伍德飽受其害,社區發展也進入惡性循環,大大限制了年輕人的健康成長和未來職業方向。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年輕人在恩格爾伍德打籃球,《衛報》)

還有希望嗎?

當然,恩格爾伍德的現狀也不是毫無希望。

目前,隨着芝加哥政府以及致力於改善現狀的部分公益組織的努力,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以及社區的整體環境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當地居民現在可以有更多渠道,以更親民的價格在當地食品市場得到更健康的食品,以改善一度被稱爲“食品沙漠”的恩格爾伍德的糟糕食品供應環境。另外,一些社區團體正在打造新的社區空間,居民們可以在那裏得到一些他們欠缺的生活必需品。

與此同時,社區暴力也在得到控制。

看起來,這裏的居民和不少熱心公益的芝加哥人們決心做出一些改變,不願意放棄恩格爾伍德這片土地。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恩格爾伍德街景)

0.1%的人擁有全美近20%的財富

不過,與正在改善的恩格爾伍德社區比起來。造成這些社會問題的重要根源,美國社會整體的貧富差距更有理由令人感到絕望。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祖克曼(Gabriel Zucman)今年2月發表的最新論文,100年過去,美國的收入不平等情況幾乎回到了“大蕭條”之前的歷史最高水平。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祖克曼論文圖表,觀察者網)

祖克曼的研究顯示,美國貧富差距在1929年達到峯值,而後在大蕭條後迅速收攏,經羅斯福新政和二戰經濟後再度下滑,於上世紀70年代達到谷底。然而自80年代起,美國人的收入不平等情況急速惡化,進入21世紀已經逼近“20%關口(即0.1%的美國人所擁有的該國財富佔比)”。

如今,不止0.1%的超級富豪已經將近擁有全國20%的財富。佔美國人口1%的富豪羣體,其手握全美財富的比例也高達38.9%。這約126萬戶家庭“1%俱樂部”家庭,平均每戶擁有2680萬美元的財富,超總體平均水平40倍,年均收入至少超過其他99%家庭的26.3倍。而若將福布斯400強財富數據算進去,“1%俱樂部”在2016年坐擁美國資產比重已達40.8%。

2017年,發表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人的財富水平與其預期壽命之間有着非常顯著的正相關:最富裕的1%美國人比最窮的1%平均壽命高出15年。而且,這樣的趨勢近年來還在不斷擴大。該研究還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低收入美國人會爲了省錢而放棄醫療,相比之下,這一數字在加拿大和英國分別低至7%和1%。

分成兩半的美國:最富1%坐擁全美40%財富,比最窮1%平均多活15年

由此觀之,兩個社區之間預期壽命相差30歲這種情況,恐怕不是芝加哥或美國的特例,只是此類研究相對較少罷了。而要應對這一問題,沒有通盤的政策調整,只靠像恩格爾伍德這樣的“公民自救”性質的修補,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9/jun/23/chicago-latest-news-life-expectancy-rich-poor-inequality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7/apr/06/us-healthcare-wealth-income-inequality-lifespan

http://news.163.com/19/0212/09/E7QATQ9U0001875O.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