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周偉強介紹,目前只有15%左右的無機雜質經環衛碼頭納入上海市生活垃圾物流體系,集裝化轉運至浦東老港固廢基地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再生資源中心這個項目的意義,不僅在於降低了幹垃圾處理難度、緩解了市政管網堵塞問題,而且,溼垃圾穩定的資源化利用也確保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同時從根本上杜絕了泔水豬、地溝油,爲廣大人民羣衆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第七期“經驗吧”,我們的記者來到了閔行區華漕鎮,這裏有一家專門進行溼垃圾的處理的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可以用溼垃圾製成土壤調理劑,用於改良土壤促進農產品提質。

垃圾分類經驗吧|不到14小時,溼垃圾就可轉化爲土壤調理劑

【編者按】

2019年1月,上海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此後,上海多個小區都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而即將來臨的7月,上海將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

澎湃新聞推出“垃圾分類經驗吧”專欄,我們將探訪垃圾分類經驗豐富的小區,建立垃圾分類分享交流的社羣。

第七期“經驗吧”,我們的記者來到了閔行區華漕鎮,這裏有一家專門進行溼垃圾的處理的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可以用溼垃圾製成土壤調理劑,用於改良土壤促進農產品提質。如果你的小區也有垃圾分類的新經驗、好點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垃圾分類經驗吧|不到14小時,溼垃圾就可轉化爲土壤調理劑

一輛餐廚垃圾收運車正在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北卸料間內進行卸料作業 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在這四種垃圾中,最易腐爛變質的溼垃圾如何有效處理,不僅影響着城市生活環境,而且還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垃圾分類實施的價值和意義。

在上海閔行區華漕鎮,就有這樣一家專門進行溼垃圾的處理的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前往該中心一探究竟。走進這座“垃圾工廠”,澎湃新聞記者既看不到垃圾,也聞不到垃圾散發出的臭味。

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運行方、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偉強說,這個餐廚再生資源中心採用的是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中國專利金獎、環保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國內首例固態好氧制肥、液態厭氧產沼技術,分爲五大工藝系統,即預處理系統、除臭處理系統、好氧發酵系統、厭氧發酵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好氧發酵與厭氧產沼高效有機結合,通過生物強化腐殖化技術帶給有機廢物資源化的根本性變革,實現有機質完全資源化和物質能量的最大回收。

垃圾分類經驗吧|不到14小時,溼垃圾就可轉化爲土壤調理劑

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採用的是國內首例固態好氧制肥、液態厭氧產沼技術,分爲五大工藝系統。

周偉強解釋,通俗點說,各街鎮利用專用餐廚收運車將餐廚垃圾送達再生資源中心。垃圾車在全閉門的卸料區將餐廚廢棄物卸入受料機後,溼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機物料在全自動控制下,經過不到14小時就會轉化成土壤調理劑產品;污水中的油脂會被提取後最終加工成生物柴油;不可利用的部分最終被運送到焚燒廠發電。

垃圾分類經驗吧|不到14小時,溼垃圾就可轉化爲土壤調理劑

從左至右分別爲:用餐廚廢棄物做出來的土壤調理劑、用廚餘垃圾做出來的有機肥、在處置過程中產生的餐廚油

隨着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餐廚垃圾中不可用的量持續減少。據周偉強介紹,目前只有15%左右的無機雜質經環衛碼頭納入上海市生活垃圾物流體系,集裝化轉運至浦東老港固廢基地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再生資源中心這個項目的意義,不僅在於降低了幹垃圾處理難度、緩解了市政管網堵塞問題,而且,溼垃圾穩定的資源化利用也確保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同時從根本上杜絕了泔水豬、地溝油,爲廣大人民羣衆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垃圾分類經驗吧|不到14小時,溼垃圾就可轉化爲土壤調理劑

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利用溼垃圾製成的土壤調理劑含水率在12%右,非常幹,而且沒有任何異味 。

周偉強說,該中心生產出的富含有機質和生物腐植酸的土壤調理劑,目前已經通過國內外的多家有機認證,它能迅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對消除土壤病害、克服土傳病、改善作物口感等有良好效果。

目前,這種土壤調理劑已廣泛應用於福鼎白茶、山東棲霞蘋果、寧德有機葉菜、貫嶺鎮檳榔芋、安徽亳白菊等高品質農產品,部分產品出口日本。今年,土壤調理劑產品也已經開始在崇明推廣應用。

周偉強還稱,作爲精準扶貧項目,利用生產出的土壤調理劑,在漢江流域以鄖陽爲代表的11個縣建設了環水有機農業示範區,成爲國家‘長江大保護’的亮點工程,2018年僅湖北就完成耕地土壤改良面積3.16萬畝。

實際上,自2017年4月底,再生資源中心一期項目已正式運營,目前日處理餐廚垃圾已經達到設計能力(200噸/天),最高日處理量近250噸,實現了對閔行區全區餐廚垃圾處理的全覆蓋。

爲與7月1日即將實施的《上海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匹配,項目二期工程將在6月底進料試生產,將新增400噸/日的溼垃圾處理能力。屆時,再生資源中心的溼垃圾總處理能力可達到600噸/天,除了滿足閔行區餐廚垃圾、廚餘垃圾的處置需求外,還能爲徐匯等中心城區提供垃圾處置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從閔行區綠容局獲悉,與一期相比,二期提高了施工要求,採用了全密閉的上料系統,杜絕車間內的無組織排放;加大了重點區域的臭氣收集強度,增加了臭氣生物處理工藝,排放將大大低於目前國家和本市的排放標準;在構築物周邊還增加了圍堰等預防性設置,可避免事故情況下的二次污染;同時增加了配套的綠地等公共設施,使得二期項目更生態、更智能、更綠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