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一提到瓷器,许多人就会想到景德镇,觉得那才是最具代表中国的瓷器之都。

摄影/古典书城

然而,在陕西这块黄土高坡沟壑之中也藏着一个瓷器古镇,它是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烧造基地,是千年瓷乡的扛把子。

来源/了不起频道

这里被人称作千年古瓷都,传承了千年的民间艺术文明,不仅以烧制的陶瓷闻名天下,被陶瓷艺术熏陶的环境更是惊奇。它的艺术气息,整个古镇都被沉醉。

“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竖着瓷片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这是作家贾平凹对这里的描述。

摄影/柚子哥

千年瓷乡的扛把子,陈炉古镇

作为陕西最大的制瓷窑场,陈炉镇已经燃烧了1400余年,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30余处,窑炉40余座,它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南方向20公里处。

铜川是西部地区首次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地级市铜川人守着这座瓷器古镇,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古老的手工艺也传承至今。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炉火生生不息,勤劳节俭的陈炉人把各种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缺憾产品变成了建筑材料,用来建设、装饰自己的家园。

摄影/老老王

久而久之,古镇形成了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等独特的村落风貌,陈炉人在这罐罐里植树种花,把自家的院落,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陈炉古镇,炉火千年不绝

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民窑——耀州窑的延续者,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

陈炉古镇山川秀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是唯一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

摄影/孙力

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古时“同官八景”之一。

陈炉的民俗与陶瓷密切相关,陶腹、陶穴、罐罐垒墙,依山排布,密如蜂房;瓷片铺路,富有油画效果,极具观赏性,被誉为“脚下的艺术”

群居成片,远看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又如花城。每个院落都多多少少的流落着陶瓷的痕迹。

陈炉镇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穴居”的生活习惯,上面一家的院落往往是下面一家的窑洞顶。

摄影/成纪游子

走进陈炉,这里的墙都是用一道道用陶瓷罐罐垒砌的“罐罐”墙。这些罐罐都是烧制报废的。从小路蜿蜒而上,那罐罐墙,就像一幅幅油画展现在你面前。

摄影/成纪游子

罐罐墙是裸体的,不需要装饰,没有人为涂抹的色彩,但却完美和谐,没有一丝的羞涩感,更加体现了秦人的粗犷和豁达。

摄影/小狮子690215

除了用罐罐垒砌墙院,还用废弃的瓷片铺设小路,通往每家每户的小路,路面都是用不同颜色的陶瓷片铺成。曲径通幽,很是优雅。

陈炉人生在窑洞,长在窑洞,生活在窑洞,劳作在窑洞,依地而筑的窑洞,既是住所,又是制瓷作坊。

袅袅炊烟、声声犬吠,油画般层峦叠嶂的民居,随风婆娑摇曳的树丛。还有千年岁月沉淀在这里的那份古朴和厚重。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整座山镇由于陶瓷色彩的相互映射,笼罩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芒中;而到夜间,烧制陶瓷的炉火又格外夺目艳丽,将整个古镇映衬得神秘妖娆。

如果你到陈炉来,可以到制陶作坊里,亲手制作各种陶器,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陈炉古镇的时光隧道,会把你带到一千多年前,感悟古代陶瓷艺人的心情。

陈炉古镇  必尝美食

酸汤饸饹

陈炉的酸汤饸饹,特点在酸汤,汤中放入陈炉人自酿的粮食醋及各种香料调和,还要浇上猪油臊子、韭菜飘于碗面。

泼面

泼面是陈炉流传已久的美食,汤料精心调制,酸中带咸,咸里透香。

咸汤面

咸汤面是将白里透黄的面条,用调好的滚煎煎的汤透几遍,将面透热,浇上原汤,再加上生姜末、生葱(韭)花及油泼辣子,再加上豆腐、羊血块等配料,吃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小贴士

门票:免费

客车:在铜川汽车站有到陈炉的班车,车程40分钟。

吃住推荐:镇子上有农家乐可以体验,当地人朴实好客。

自驾车路线:从西安沿西铜高速至铜川川口立交下高速,沿陈炉旅游专线前往即到。

声明

悦U游综合整理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