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國

傳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他出生歌舞之鄉,自幼音樂天賦驚人,二度進入上海音樂學院深造,還受到毛主席的表揚;他重視從民間汲取藝術養分,被稱爲“歌壇一絕”,其演唱的《洞庭魚米鄉》、《挑擔茶葉上北京》、《濟公之歌》等歌曲久唱不衰;他出名之後不忘故鄉,培養出一大批年輕的藝術人才,宋祖英、張也等著名歌唱家都曾得到過他的指點。他就是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紀光。

7歲奪冠,14歲進歌舞團

1939年,何紀光出生在湖南省湘西被譽爲“茶葉之鄉”、“歌舞之鄉”的古丈縣。他從小聽着母親唱的歌謠長大,又受到家鄉民歌的薰陶,音樂天賦相當驚人。何紀光經常纏着鄉里人學唱歌,6歲時就已經學會了很多的山歌。他的記性好,模仿能力強,一首歌曲聽兩三遍就會唱了,而且往往韻味十足。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濟公活佛 何紀光 - 百聽不厭金曲選

7歲時,何紀光在鎮裏的賽歌會上奪得了冠軍,還成爲了縣城業餘漢劇團的一名小演員,父老鄉親個個爲他感到高興,鼓勵他要好好唱歌。1953年,湖南省民間歌舞團派人到古丈縣招生,當時正讀初二的何紀光被老師推薦到了三位招生人的面前。剛一見面,年僅14歲的何紀光就顯得非常緊張。其實想想也是,突然間來了三個陌生人盯着你問這問那,難免有些不適應。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挑擔茶葉上北京 何紀光 - 歌聲伴隨光輝的50年(1)歌唱祖國

但招生人一讓何紀光唱首歌試試,他卻馬上就輕鬆起來了,清完嗓子連唱三首。清脆的歌聲,良好的樂感頓時讓招生人如獲至寶。沒過多久,何紀光便收到了湖南民間歌舞團的錄取通知書。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劉海砍樵選段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單曲-劉海砍樵選段

一開始,何紀光的家裏人還有些猶豫,畢竟孩子還這麼小,但考慮到家裏的經濟困難以及何紀光對歌唱的喜愛,他們還是同意了。就這樣,何紀光告別了親人和家鄉,前往省城追求自己的音樂理想。

↓視頻:何紀光《洞庭魚米鄉》↓

汲取民間藝術養分

到了歌舞團的何紀光,不僅第一次見到了鋼琴和小提琴,還學了湘劇、花鼓戲、河南墜子、京韻大鼓等等曲藝,可謂是驚呼連連,眼界大開。後來,何紀光經常隨團串鄉走寨,演出採風。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鄉里妹子進城來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聽說這有高腔山歌,趕緊跑過去學;聽說那有放排號子,馬上前往瞭解研究,幾乎每到一個地方,他總能很快將當地的方言和民歌掌握住,他那一口口模仿得非常標準的地方民腔還經常讓當地人以爲是遇見了老鄉。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應聲巖 何紀光 - 百聽不厭金曲選

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何紀光對衆多民族民間藝術的理解日漸深入,這段日子的努力也爲他日後的演繹生涯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1956年,何紀光憑藉領唱《澧水船工號子》在第一屆全國音樂會中南海專場演出上一炮而紅,不僅受到了中央領導和專家的讚賞,也讓“何紀光”這個名字走進了全國觀衆的視野中。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扯白歌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單曲-扯白歌

此後3年間,何紀光獨唱的《小紅軍》、《長沙山歌》、《古丈山歌》;領唱的《澧水船工號子》、《酉水號子》、《打硪歌》、《琵琶夜歌》、《五瞧妹》;對唱的《四季花兒開》、《扯白歌》等歌曲被錄製成唱片發行全國。他還於1959年獲得了爲毛主席演唱的機會,其演唱的《挑擔茶葉上北京》、《插田歌》等歌曲均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揚。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思念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春暖桃花源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單曲-春暖桃花源

↓視頻:何紀光《挑擔茶葉上北京》↓

二度踏進上海音樂學院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何紀光引起了著名音樂家賀綠汀的注意,並在其大力推薦下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師從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王品素。(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老師也在這個班上喲)正所謂嚴師出高徒,經過3年努力,何紀光在王品素的指導下,將自己掌握的民族民間唱法與西洋唱法相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新型半聲唱法”。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阿妹,你莫走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爲此,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還曾寫文章評價說:“具有金屬性及英雄氣概的高腔音色,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表現力,使他的歌聲具備了前所未有的驚人魅力。何紀光將民歌的演唱藝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洞庭魚米鄉 何紀光 - 世紀歌典1949-1978(5)

1964年,何紀光參加了“上海之春”音樂會,憑藉歌曲《洞庭魚米鄉》和《挑擔茶葉上北京》等歌曲轟動上海樂壇。此後,他還爲《孔雀公主》、《紅軍橋》、《金色的海螺》等影片配唱主題歌和插曲,迎來了自己演唱生涯中的輝煌時代。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莫說山歌不是歌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可惜沒過多久,中國便遇到了那段歲月風波,何紀光失去了舞臺。幸運的是,他的戀人卻在此時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陪伴、安撫着他度過這段艱難歲月。恢復自由後,何紀光再次踏進了上海音樂學院深造,迎來了他藝術生涯的第二個春天。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愛的火辣辣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辣椒歌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歌壇一絕,令人傾倒

1983年,何紀光歲隨中國音樂家代表團到香港演出,震驚全場,被港報稱爲“歌壇一絕”。2年後,由他配唱的電視劇《濟公》主題曲《哪裏有不平哪裏有我》風靡全國。此後更獲得了全國影視十佳歌手、中國金唱片獎、全國廣播新歌金獎等諸多稱號和獎項。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哪裏有不平哪有我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在聲名遠播的同時,何紀光也沒有忘記回報家鄉,他多次回到湘西講學、演出,參與宣傳家鄉的藝術片、音樂專題片的拍攝。除此之外,何紀光還在賀綠汀組織領導的民歌搶救小組中忙碌着,整理了《湖南民歌一百首》,收集了一千多首中國各地民歌。他還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歌唱演員,如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張也等都曾得到過他的指點。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還是我們洞庭美 何紀光 -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2002年9月18日,在張家界大型文藝晚會上,63歲的何紀光再次以一首《挑擔茶葉上北京》震撼了現場觀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此次演唱竟會成爲他的絕唱。2002年9月19日凌晨,何紀光突覺喉嚨不舒服,便喫了點消炎藥上牀休息,卻再也沒有醒過來。醫生診斷出是心肌梗塞帶走了這位老藝術家。消息一經傳出,藝術界悲痛不已。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郎在外間打山歌 何紀光

2004年9月19日,何紀光的骨灰按其生前夙願安放在了古丈縣的棲鳳湖畔,一代大師魂歸故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