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的拼音讀不好,字不認識,寫得也不好。我成了全班最差的了,怕老師批評我。”

近日,一位媽媽在論壇上發帖《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着去上學》,帖子一經刊登,便收穫了超10萬的點擊量。

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從哭着進幼兒園到哭着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是通往小學學堂的橋樑,卻也成爲很多家長心中的痛。

在幼兒園,孩子們每天自由自在地玩耍,生活上老師也會事無鉅細的照顧,幾乎沒有壓力。但到了小學,對孩子的要求方方面面都提升了:

要遵守學校的紀律,違反規則就要受到懲罰;

不能僅僅是玩,主要任務變成了學習,學習壓力增大;

要獨立,要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很多都要靠自己。

面對進入小學的孩子,家長們免不了各種焦慮:

● 孩子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

● “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生活?

● “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着急?這可怎麼辦?”

● “孩子在幼兒園注意力易分散,喜歡插嘴,擔心影響他小學學習,該怎麼做?

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大的轉折點。在這銜接和過渡當中,面對學習、生活、人際環境的重大改變,他們有怎樣的心理需求?又會面臨怎樣的心理壓力?

一、環境變化

幼兒園裏,孩子們處在活潑自由的環境下,開展遊戲活動。而小學則是以學爲主的系統學習階段,有較爲嚴格的行爲規範、學生準則,孩子容易有牴觸情緒。

二、師生關係變化

“幼兒園老師像媽媽”,偏重於孩子生活的照顧,和孩子互動性、親密感強;而小學往往是一個老師同時面對四十個孩子,孩子會擔心,老師會不會注意到我、喜歡我?

三、社會結構變化

入小學後,孩子要與幼兒園原來熟悉的小朋友分離,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在新的班集體裏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併爲班級所認同。

四、期望水平變化

在幼兒園,家長和老師對幼兒都是以維護快樂和興趣爲主;而小學以學習爲主,對孩子的要求更嚴格,自由玩耍的時間少了,孩子會感到約束太多、產生厭惡、厭倦心理。

所以,很多孩子上了小學,一時間適應不了。

這個“過渡”絕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需要從幼兒園階段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

那麼問題來了,該怎麼解決應對這些煩惱呢?

幼小銜接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蕃茄君要給家長們一個大大的福利

育兒領域“網紅”人物

線上直播課程爲你解答

想知道他是誰嗎?

想知道幼小銜接的誤區所在和解決方法嘛

你的疑惑,只需1元錢全解答

9月17日

敬請期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