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這部書可以說是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對古代時期的很多事情都作出了詳細的描寫,比如說婚喪嫁娶,古代人們的生活,以及動物、植物、天象等。它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他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出古代很多的東西,無論是愛情還是戰爭,以及祭祖或者宴會,可以說是古代時期生活的描寫,並且記錄的非常的詳細,並且詞語是非常的優美,讀上去朗朗上口。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這首詩,也是出自於《詩經》部分,它被稱之爲最“懶惰”的詩,雖然這樣,但是卻被世人所傳唱,流傳了2000多年。這首詩一共117個字,一共包含三個章節,每個章節有39個字,但今天有三個字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使用了大量的疊字,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非常的悽愴,讓人感覺感情是十分的沉重,十分的深厚。

這首詩就是《國風·王風·黍離》,第一個章節是: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一個章節描寫詩人來到故地,看到了黍離的田地,卻聯想到了周王室,所以感覺到非常的堪憂,當時作者的步伐也開始慢下來。

可以說這首詩被評爲最“懶惰”的詩毫不誇張,這首詩被分成了三個章節,並且每個章節的結構也是完全的相同,但是感情也是層層的遞進,讓人讀起來非常的有創,很多人在讀詩經的時候,都被作者的感情所帶入。雖然說有時空相隔,但是感情和作者是非常相近的,也就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詩經》被人們所傳唱,並且這是把故事描寫的也是層層遞進。

後面兩個章節描寫的是非常悲愴的感情,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首詩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的悲傷,非常的擔憂,這也是引起人們的共鳴,可以說憂傷的詩可以更加勾起人們心中的傷痛,和讀者產生共鳴。這首詩的感情基調也是非常的相似,來形容詩人對故國的懷思,並且這種簡單字母的寫法,使讀者更加的易於瞭解,更加能夠體會當時作者的心情,所以才能夠流傳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