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351天,我將回答秦嶺神樹同學提的一連串的問題。

  他說什麼題材才適合拍黑白,還是說所有的題材都適合拍黑白?他說很多地方的攝影協會都是“一言不合就黑白”。我想他這裏邊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現在網上比較流行的說法“格調不夠,黑白來湊”。最後他又說,目前這個階段,他覺得彩色、顏色還是他畫面中很重要的組成元素,完全去掉以後不利於他的表達和記錄。我之前好像有談過什麼樣的照片適合拍黑白,所以今天我們就換個角度來聊一聊。

  首先肯定不是說某種題材適合拍黑白。所有的題材都有可能會有拍黑白比拍彩色好看的時候。比如說我之前就給大家舉過的例子——英國的著名攝影師邁克爾肯納,他拍的片子就絕大部分都是黑白的,而且還都是膠片拍的。他作爲一個現代的攝影師,當然是有這個條件去拍彩色照片的,但是他卻依然選擇用黑白來拍風光。

  攝影:邁克爾·肯納(Michael Kenna)

  而在國內,很多人都會覺得風光就應該拍彩色的。那實際上你回頭想一想,不就是藍天綠草地再來個粉色的、黃色的或紫色的花嗎?即便你拍黑白照片,這裏面的顏色其實觀衆也是能想象得出來的。換句話說,那些顏色不是最重要的信息,不是缺一不可的信息。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整體上來看,紀實攝影這個題材用黑白的形式來表現,比其它的題材可能要更常見一些。那爲什麼會這樣子呢?黑白照片比起彩色照片來到底有什麼樣的一些特點呢?我們來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首先,黑白照片因爲去掉了色彩,所以會更簡潔一些。比如說你想拍攝這個場景色彩在其中不僅不是一個加分項,而且還讓整個照片變得更亂了,那麼這個時候拍黑白照片就能巧妙地規避問題。比如說你現在拍一個人,這個人穿的比較素,但背景中有一個人穿着個大紅棉襖,她明顯就影響了我們對這個主體人物的注意力,那顯然這個時候拍黑白會更好。

  pxhere.com 作者未知

  第二種情況是這個場景中幾何形狀非常的漂亮,線條非常的漂亮或者是光影關係,亮部和暗部組成的形狀非常漂亮,在這個時候,拍黑白照片看似是丟棄了一些色彩信息,有點可惜,但是實際上正是這種捨棄反而強調了這張照片的特點,因爲不管是形狀還是線條還是光影關係,都不需要用色彩來表現。

  黑白照片的第三個特色是因爲它去掉色彩信息以後,我們看這張照片時就不會覺得它是簡單的用肉眼能看到的那個世界,它已經對整個世界進行了某種加工,進行了某種有意識的選擇,這使得攝影這件事兒和我們直接簡單地去拷貝大自然的傑作有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分。 前者是經過藝術加工處理的,後者總會給人一種簡單地複製的感覺。很多人拍風光照拍得非常漂亮,但是給別人看的時候就會說“這個風景好美,這是哪啊?我也要去!”你看,別人的注意力都在這個風光上,根本就沒有在你的照片上,就好像這個作品的創作跟你沒什麼事似的。但黑白照片就不會這樣子,他好像總是在暗示人們“我是有思想要表達的噢!你一定不要只看表象哦!你要去體會一下這個照片背後的魅力!”這樣一來,如果有些攝影人不希望觀衆把注意力都只集中在那些構圖、光線、色彩的問題上的話,他可能就會選擇用黑白來拍照,指望大家能夠更安靜更嚴肅的去看待她的作品。

  當然我們拍黑白可能還有很多別的原因。比如說在拍了很久的彩色照片以後,突然拍張黑白覺得很有新鮮感或者是很懷舊啦等等……熟悉我的同學可能知道我手頭用的最習慣一臺相機是叫徠卡MM,是一臺只能拍黑白的數碼相機,所以最近產出的很多照片都是黑白照,也被問了無數次“爲什麼要拍黑白”。爲此我甚至寫過一篇文章,文章的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說我拍黑白這件事其實就像我換了一種肥皂洗澡一樣,其實是不用跟任何人解釋的。我的意思不是你們不該問啊,你們問什麼樣的問題我都非常樂意解答,我真正的意思是說有的時候我們選擇拍彩色還是拍黑白,也就只是一種個人的喜好而已,沒有必要把這個事情搞得過於複雜。

  另外前段時間也有人在早自習的後臺留言說到這個問題,他說“小時候是因爲沒有彩色照片的技術,所以被迫拍黑白片,現在能拍彩色了,不明白有的人爲什麼總是要去拍黑白照?”其實我們在做藝術創作的時候纔不會管你這個技術是先來的還是後來的呢。你哪怕是幾百年前就有了的雕塑和繪畫藝術,我們現在不一樣很喜歡嗎?在藝術相關的技術領域裏面,並不是說年輕的技術就一定比那些老的技術要好。

  另外“一言不合就拍黑白”這件事其實我們也可以冷靜地看待。多一些人喜歡拍黑白不是挺好的嗎?可能人家現在拍的還不好,可能人家過於自信,但是每個人都有初學的時候。黑白攝影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喜歡的話你就拍,拍的不好就想辦法拍的更好就行了。我們不盲目的崇拜黑白,也不應該對黑白抱有成見——認爲那些去拍黑白的人就是爲了裝個樣子。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351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衆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