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人是群体生活的,既然有了群体,那么自然也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惩恶扬善,因此就诞生出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古时候的刑罚还是非常的严苛的,不过即使犯人身犯重罪,但他们临刑前的断头饭却是想吃什么都可以的,只是其中必须要放有一物。

古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死囚断头饭想吃啥都行,但饭中必须有此物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里面有很多贪官污吏,很多县令在接受了贿赂之后就与恶人狼狈为奸,可以很轻易的将人处死,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在唐朝时期,如果要对一个刑犯判以死刑,就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核,县令只能是写上自己的建议,但却并不能决定。在唐太宗时期,全国的死刑犯也不过只有百十个,有时候唐太宗甚至会自己亲自的翻阅案件,最终再进行定夺。

古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死囚断头饭想吃啥都行,但饭中必须有此物

正因为流程的繁琐复杂,一套程序走下来也要几个月之久,而这样的等待也是最为折磨人的。等到上方的决定下达之后,如果刑犯被处死刑,根据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个刑犯可以点自己想吃的东西,什么都可以,不过就是不管什么饭,都必须在里面放上一块生肉。

古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死囚断头饭想吃啥都行,但饭中必须有此物

古时候的人们都是比较迷信的,处斩的时间选在午后也是因为午后是一天中太阳最强的时候,也就是阳气最重的时候,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什么邪祟作怪。其实在饭中放上一块生肉也是有着很深的含义的,如果刑犯不把这块肉吃掉,那么死后便投不了胎,因为在传说中人在投胎的时候都会走上奈何桥,然后喝下孟婆汤才能过桥投胎。当时的人们认为桥边其实还有一条狗,这块肉也就是用来喂狗的,其实也就是买路钱。

古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死囚断头饭想吃啥都行,但饭中必须有此物

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任何的依据,仅仅是人们的一个心理安慰而已,其中有送其好好上路,等到来世之后再重新好好做人,切记不能再走上这样的歪路。虽然这样的方式看似荒诞,但也是给生者和死者都有了一定的安慰。出去这个不说,单单只是能让死囚吃上一顿好的断头饭,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正如当时人所想的:死也做个饱死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