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人是羣體生活的,既然有了羣體,那麼自然也就要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來懲惡揚善,因此就誕生出了很多的規章制度。古時候的刑罰還是非常的嚴苛的,不過即使犯人身犯重罪,但他們臨刑前的斷頭飯卻是想喫什麼都可以的,只是其中必須要放有一物。

古時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死囚斷頭飯想喫啥都行,但飯中必須有此物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裏面有很多貪官污吏,很多縣令在接受了賄賂之後就與惡人狼狽爲奸,可以很輕易的將人處死,其實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在唐朝時期,如果要對一個刑犯判以死刑,就需要經過層層的審覈,縣令只能是寫上自己的建議,但卻並不能決定。在唐太宗時期,全國的死刑犯也不過只有百十個,有時候唐太宗甚至會自己親自的翻閱案件,最終再進行定奪。

古時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死囚斷頭飯想喫啥都行,但飯中必須有此物

正因爲流程的繁瑣複雜,一套程序走下來也要幾個月之久,而這樣的等待也是最爲折磨人的。等到上方的決定下達之後,如果刑犯被處死刑,根據當時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這個刑犯可以點自己想喫的東西,什麼都可以,不過就是不管什麼飯,都必須在裏面放上一塊生肉。

古時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死囚斷頭飯想喫啥都行,但飯中必須有此物

古時候的人們都是比較迷信的,處斬的時間選在午後也是因爲午後是一天中太陽最強的時候,也就是陽氣最重的時候,這樣就可以避免有什麼邪祟作怪。其實在飯中放上一塊生肉也是有着很深的含義的,如果刑犯不把這塊肉喫掉,那麼死後便投不了胎,因爲在傳說中人在投胎的時候都會走上奈何橋,然後喝下孟婆湯才能過橋投胎。當時的人們認爲橋邊其實還有一條狗,這塊肉也就是用來餵狗的,其實也就是買路錢。

古時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死囚斷頭飯想喫啥都行,但飯中必須有此物

這樣的說法其實並沒有任何的依據,僅僅是人們的一個心理安慰而已,其中有送其好好上路,等到來世之後再重新好好做人,切記不能再走上這樣的歪路。雖然這樣的方式看似荒誕,但也是給生者和死者都有了一定的安慰。出去這個不說,單單只是能讓死囚喫上一頓好的斷頭飯,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正如當時人所想的:死也做個飽死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