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AI人探讨人工智能 氪信科技供图

  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老”技术,积淀几十年才在今天被广泛应用与机器人、生物医疗、交通、金融,这些大红大紫的热门技术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遭遇技术瓶颈?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究竟会为人类带来怎样不可思议的奇妙未来?在昨日人工智能大会的几场分论坛里,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姚期智等学界大咖不仅畅谈了人工智能的新方向,更对这个时代的青年科创家们提出了特别的期待。

  图说: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论坛讲话 上海交大供图

  谁将看到宇宙最美算式?

  当深度学习模拟人脑,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的智能前所未有地接近有生命的自然智能,也为了解自然智能运行机制提供机会。而在此基础向未来再迈一步,当最关乎宇宙法则的量子物理与理解自然智能的人工智能结合,量子人工智能将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视野,或将探寻到能够解密自然界、生物界进化的美丽算式。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本届大会分论坛人工智能前沿论坛上,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给出了这令人热血沸腾的畅想。

  这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当AI“点亮”各种应用场景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当下对未来科学的理性哲思。姚期智犀利指出,人工智能如果只是把机器做得更大、计算能力再提升,对商业卓尔有效,却可能在几年内就会到达增长极限,

  因此必须有真正的科学突破。而这需要多学科的网络,甚至应重新定义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我特别鼓励年轻的学生和科学家能够做这种研究,这是很难的一个事情,值得要下苦功,要花很多时间,但这个苦功和时间是值得的。”他说。

  图说:AI人四代同堂 氪信科技供图

  AI人四代同堂

  追溯历史,人工智能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程。有意思的是,昨日另一场分论坛——由氪信科技和上海交大承办的青年AI科学家畅谈论坛上出现了“AI人四代同堂”的情景。论坛的“新世代”环节由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主持,他的老师、1994年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Raj Reddy)被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氪信科技创始人朱明杰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卢策吾三位MIT TR35(全球最权威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入选者)围坐,3位年轻的科创家直接或间接受教于沈向洋。而清华姚班、上海交大ACM班、IEEE班、吴文俊博士班及中科大少年班学生代表静坐台下聆听,构成了AI人最年轻的一代。

  除了回顾AI简史,这场圆桌会更像师生见面会。年轻学子提出心中疑惑:AI发展历经起伏,从基础到应用大有不同,如何安然处之?“祖师爷”罗杰提醒大家厘清做研究和做产品的差别,将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纳入考量。乐见AI后辈的蓬勃朝气和出色成就,罗杰透露了自己的育人之道——让学生学会犯错,“AI领域充斥着未知与冒险,研究者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尝试,甚至重新展开一项算法发明,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研究灵感和充分的学术自由。我常对学生说:我不同意你,但我鼓励你继续往下尝试。”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可能是我们做AI的人最好的时代。”从微软研究院起步,到马普研究所做研究,到硅谷从事工业应用,再回到上海进行金融AI创业,这些年不仅朱明杰自己,他的师兄弟也纷纷投身AI浪潮,感受到当下AI人才聚集、政策支持、科研和创业氛围及社会期待带来的发展机会。昨日青年AI科学家们畅谈的同时,一个旨在凝聚青年科创力量,通过产学研对接、金融服务和人才培养,推动AI赋能产业变革与创新的“AI青年科学家联盟”应运而生。

  首批成员采取理事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总计约20人,包括科大、清华、上海交大、阿里巴巴、微软、讯飞、商汤等AI界核心企业、高校的青年精英。卢策吾说,“无论企业家还是科学家都很关注AI基础研究,这是一个科学驱动的行业,因为科学突破而带来产业繁荣。AI火热的当下,更需要青年科学家冷静思考AI的未来。”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实习生 冯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