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上海市就要实行号称“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了,“侬zi撒喇希(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将正式拥有法律后台,不规范的丢垃圾行为会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零食不离手、爱吃小龙虾的小伙们怕不怕?

实际上生活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垃圾”,远远不只是那些失去使用价值的有形物品,怎样倍有面地处理无形垃圾,比如过期了的感情、无趣了的婚姻,对某些人来说等同是一大“人生命题”,搞得不好就把自己搞成行走的垃圾了。

“和平分手,还做朋友”早已烂大街,古人那里有更新鲜的分手套路

所以分手这事才是最难解决的“垃圾处理难题”,很多人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烂大街的通用处理方式,而毫无新意的所谓“和平分手、仍做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相比之下,千百年前古人在分手问题上,反倒是思进取得多,最让人五体投地不得不服的当属东汉班超,他的分手方式可以称之为“引咎辞职式分手”,这一招非常无敌。

班超是东汉时期的西域问题专家,他长达三十年的西域生涯中可谓是险象环生,他的同事李邑就被当地的一场战乱吓得不轻。事后,李邑把一股窝囊火撒到班固头上,向皇帝打报告说班超“安乐外国,无内顾心”,把心思都花在家室美妻身上了。

班超也是够刚,知道被李邑打小报告后,立马就休掉老婆,跟自己的如花美眷分手了。就连皇帝亲自劝他不要分,都没能劝得住。

在通常的套路里,被指责做官不称职应该引咎辞官才对呀,偏偏班超不走寻常路——引咎休妻,官照做!

“和平分手,还做朋友”早已烂大街,古人那里有更新鲜的分手套路

有这么大的脑洞,怪不得他能把西域五十国玩得团团转。

不过大家先别急着去问候班超的老脸,因为至少他还只是弃妻保官,显然要比弃妻求官的王献之更有底线一些。

王献之的分手方式不大好概括,似乎可以叫做“公主改嫁接盘式分手”,但也可以叫做“插刀背盟升官式分手”。

出身琅琊名门的王献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的原配是显赫的高平郗氏之女郗道茂。

高平郗氏在东晋虽然显赫一时,但主要是因为他们背后的靠山是更显赫的谯国桓氏。而谯国桓氏最重量级人物桓温的儿媳妇,就是王献之即将休妻再婚的对象——新安公主司马道福。

同样在通常的套路里,新安公主作为当时东晋皇帝的姐姐和王献之原配妻子娘家靠山的儿媳,王献之是无论如何都没胆量打她主意的。

但反套路的是,新安公主在夫家失势后,竟然打起了王献之的主意。要知道,当时王献之三十来岁,正是一个男人花一样的年纪。

当然,光有有妇之夫新安公主的一厢情愿,未必就能成得了事。但大环境帮了他们的忙,当时东晋朝堂第一豪门的位置,正在从失势的桓氏过渡为日渐做大的谢氏。而作为桓氏阵营重要成员的郗氏,就成为了谢氏打击桓氏的首要对象。

“和平分手,还做朋友”早已烂大街,古人那里有更新鲜的分手套路

王献之与郗道茂的婚姻显然是一个绝好的发力点。在幕后操盘王献之与郗道茂离婚,又与新安公主重组家庭的人,便是陈郡谢氏大才槃槃的谢安。

最终王氏与郗氏的姻亲联盟破裂,投向谢氏阵营的王献之在与原配分手前只是区区秘书丞,而与新安公主再婚后则历任谢安长史、建威将军、吴兴太守等要职,最后做上了中书令这样的高官。

想想看,不仅抛弃结发妻子,还投靠了原配娘家的政敌,这样的王献之是不是值得大家的问候呢?

不过骂归骂,班超和王献之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古往今来众多分手大师中,他们至少放过了妻子的肉体。而另一位毁灭型的大师搞分手,就没这么简单了。

这位大师就是吴起,他的分手方式可以概括为“求职偏执型分手”,这位富家少爷一直有一个颗出将入相的心,并为此先学儒家又学兵家,最终在鲁国等来了实现理想的机会。

当时鲁国遭到死敌齐国的进攻,四处寻访能够领兵抗齐的人才,最终找到了正在鲁国学习兵法的吴起。但好事多磨的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士,鲁国人心里不免泛起了嘀咕,虽然很想用吴起但又不敢用。

同样在通常的套路里这事并不难解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鲁国又不是什么大平台,没多大必要偏执于这一份工作,以吴起的才能到哪都可以吃香喝辣。

“和平分手,还做朋友”早已烂大街,古人那里有更新鲜的分手套路

当然机会难得也是事实,吴起真要拿这份工作,办法也多的是。比如,可以用班超的方式来解决,忍痛分手。再不行就用王献之的法子,休妻+向鲁国公主求婚,双保险妥了吧。

但吴起毕竟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寻常人能够想到的办法,他是不屑于用的。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把司马迁的《史记》找出来,然后翻到《吴起列传》这篇,在其中的一行画上重点:“(吴起)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

真可谓是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

当我们不再是我们的时候,我们依然热爱着事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