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還有阿里巴巴集團與山鋼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就應用阿里雲的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在生產工藝優化、能耗降低、技術創新等方面,共同探索鋼鐵智能化轉型新模式。要想實現生產質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對於鋼企而言,除了提升裝備水平,夯實自身轉型升級的硬件基礎之外,更多的是要從製造向智能製造方面轉型。

不錯,鋼廠轉型升級原來是這麼轉

最近的華爲事件全球都吵得沸沸揚揚,看似與鋼鐵業關毛錢關係都沒有,實際上是國際環境變得更復雜,大家都在搶稀缺資源,包括人工智能等在內的前沿技術。哪個國家能夠掌握核心科技,哪個國家就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在製造業發展過程中體現的尤爲明顯。

從政策上看,2015年國家發佈《中國製造2015》,之後各個部分陸續出臺個關政策來推動製造業的人發展,這回的強推動,製造業同時也能成爲推動鋼材需求的動力。

想想看,我們的鋼鐵產量佔了全球的一半左右,但利潤率並不是很理想。近些年經濟雖然在增長,但是耗鋼增長並不明顯,我們國家的鋼鐵產業這時候正處在發展的“換擋期”,以前的規模效益將越來越不奏效了。

那要轉型升級怎麼轉呢?

現階段很多鋼廠已經着手在升級甚至已經運用上了,開啓智能製造模式!現在是起步階段,雲計算、大數據的應用還不夠廣泛,產業互聯網滲透率還沒有很高。但是行業在基礎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和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等方面取得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少鋼鐵企業已經走在前面,開始探索這種新型生產模式,跟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公司簽訂了合作。比如,鞍鋼集團攀鋼與阿里雲共同啓動了西昌鋼釩“鋼鐵大腦”項目。該項目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降低鍊鋼鋼鐵料消耗、冷軋產品表面缺陷識別上,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產工藝,提升效率和效益。

再就是百度與寶武鋼鐵、首鋼簽訂合作協議; 華爲技術與永鋼集團簽約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鋼鐵產業高新化、高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展開合作。

還有阿里巴巴集團與山鋼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就應用阿里雲的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在生產工藝優化、能耗降低、技術創新等方面,共同探索鋼鐵智能化轉型新模式。

當前鋼鐵行業智能製造還是發展得相當不錯的。以德龍鋼鐵爲例,該公司致力於打造“綠色+智能”的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新模式。環保方面,2018年該公司投入了7.35億元,重點實施了17項國際領先的深度治理工程,其中超低排放改造已經完成驗收。該公司不僅獲得了工信部首批綠色工廠的稱號,甚至還成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所以很顯然,鋼鐵行業的競爭將不再是價格的競爭,而是效率和質量的競爭。要想實現生產質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對於鋼企而言,除了提升裝備水平,夯實自身轉型升級的硬件基礎之外,更多的是要從製造向智能製造方面轉型。智能製造是中國鋼鐵企業邁向的“催化劑”,同時也是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新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