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在兒子心裏,父親的形象卻不一定是寵愛的、開明的,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在心裏說過這種話,“將來我長大做了爸爸/媽媽一定比你做得好。魯迅也有跟董橋類似的非常前衛的做法——據周海嬰回憶,魯迅曾與許廣平故意在兒子面前裸體相處,“父母洗浴時,和我共浴室赤裸進出,可以不相迴避”,爲的就是打破孩子對人體、異性的神祕感和禁忌,培養健康的心理,避免孩子將來“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湖北武昌實驗中學高三(6)班學生王希來最近火了,其實是他的媽媽火了。王希來當然也好生了得,高考考了675分。人家問這學霸的學習祕笈,他把他老媽“出賣”了——說自己考得好,軍功章上有媽媽的一半。他說他一直以來都在玩一款手遊,進入高三後知道手機肯定不能碰了,但他憂心自己的手遊賬號,一年不玩肯定“涼了”,就央求媽媽“代子出征”維持他的賬號,“等我高考完後,再交還給我。”沒想到媽媽真的答應了!媽媽慢慢玩出了門道,成功幫他保級。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網友們各種羨慕,又紛紛接龍大曬“最可愛父母”。

父母寵愛孩子的各種姿勢

有這樣的父親——爲高考兒子送飯,100天不重樣。沒法替你去考,就讓你看看你爸的厲害!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有這樣的父母——明知電影散場要到下半夜3點了,還是帶着5年級兒子看午夜場《復聯4》。放縱自己,不忘也讓兒子蹭一蹭“做大人真好”的快活。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有這樣的母親——她異常喜歡汪峯,以至於逢人就講,我兒子長的像汪峯。就不知道孩兒他爸怎麼想。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有這樣的母親——別人家的阿姨問:你孩子都30多了咋還不結婚生孩子呢!我媽:他是藝術家。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父親的嚴厲給魯迅留下心理陰影

不過,在兒子心裏,父親的形象卻不一定是寵愛的、開明的,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在心裏說過這種話,“將來我長大做了爸爸/媽媽一定比你做得好。”

比如,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就批評過自己的爸爸。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魯迅老師老來得子,1929年他48歲時纔有了他唯一的兒子周海嬰,這個兒子還是計劃之外的,他和許廣平本來不想要孩子。所以很顯然,魯迅1919年38歲時寫的那篇雜文《我們怎樣做父親》,顯然不是自我反省、自我告誡,而是發牢騷,是一個不打算做爸爸的男人對父權的批判。

文章說: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爲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

38歲了,父親的嚴厲和不近情理給魯迅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還辣麼大。魯迅的父親令魯迅和弟弟們聞風喪膽,甚至連魯迅的母親都感到懼怕。

在回憶童年的散文《五猖會》裏,魯迅寫了這樣一件事:他7歲時,有天歡天喜地正要跟隨母親及家裏傭人一起坐船去外地看廟會(五猖會)。“昨夜預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後。”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接着就是,父親一臉肅殺,叫魯迅要跟他學習《鑑略》(當時的兒童啓蒙讀物)裏的一段話,“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

“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着我讀熟,而且背出來。”連母親也是敢怒不敢言。

終於,7歲的魯迅總算硬生生地把剛剛學習的二三百字給背了下來,大家這纔可以出發去看會,而魯迅本人已經不覺得那廟會有啥意思了。“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

《五猖會》寫於1926年,魯迅45歲了,對父親還是耿耿於懷。

魯迅和許廣平如何教育孩子?

魯迅研究者王曉明教授在其著作《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裏說:“有一次魯迅和弟弟偷偷買回來一本《花經》,被周伯宜(即魯迅的父親)發現了,他們又害怕又絕望,因爲這是屬於閒書,一般人家都不許小孩子看的:‘糟了,這下子肯定要沒收了!’誰料周伯宜翻了幾頁,一聲不響地還給了他們,使他們喜出望外,從此放心大膽地買閒書,再不用提心吊膽,像做賊似的。”

王曉明認爲這故事說明了魯迅父親的開明,但程老漢認爲恰恰相反,這證明了魯迅父親的嚴厲和不近人情,跟魯迅自己在《五猖會》裏講的那個故事一樣。

您也許要反問:父親過問孩子買什麼書有錯嗎?孩子若買了《金瓶梅》那樣的書難道也不用管嗎?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程老漢借香港散文家董橋的話來回答您:“香港法律規定報刊媒體刊出女人照片不可露乳頭,要遮。那是相當好玩的法規,更是進步社會的退步。嚴格說,天下很少東西看不得,也很少東西說不得。只要心術坦蕩,教養得體,人間百態,正可養性。我兒子六七歲就跟我一起看《花花公子》和《閣樓》,成長得很健康,當了律師。”(《花花公子》和《閣樓》是成人雜誌。)

魯迅也有跟董橋類似的非常前衛的做法——據周海嬰回憶,魯迅曾與許廣平故意在兒子面前裸體相處,“父母洗浴時,和我共浴室赤裸進出,可以不相迴避”,爲的就是打破孩子對人體、異性的神祕感和禁忌,培養健康的心理,避免孩子將來“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魯迅《而已集.小雜感》)

王希來考得好因爲他本身就是學霸

回頭來說本文開頭說到的武昌那位學霸王希來。鳳凰衛視官微以王希來的故事爲由頭向網友徵集“開明父母”的實例,請網友“來說一說,你的父母開明嗎?或身爲父母你開明嗎?你身邊有這樣開明的例子嗎?都做過哪些開明的事情呢?”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上面這位像是孩子,悲傷的人生。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這位像是家長,恨鐵不成鋼。這位網友的回答,通常用來堵那種“沒有自控力”的孩子。按這位的說法,武昌學霸王希來就很有自控力,他“進入高三後知道手機肯定不能碰了”,這才央求媽媽替他玩遊戲幫他保級。

這其實只是表面現象。

假設他的媽媽不答應他,王希來就會自暴自棄嗎?多半是不會。因爲,從已知信息看,進入高三後不碰手機是王希來自己的決定,遊戲保級是可有可無。

從已知信息看,王希來高三之前“一直”都在玩手機遊戲,而這並沒有對他的學業造成負面影響。你不會認爲他進入高三拋棄手遊之後就一下子從學渣變成學霸了吧?

王希來只是認識到高三這一年任務艱鉅,不想耽誤太多時間。玩手遊耗時間是毫無疑問的,玩什麼不耗時間呢?下棋、打球,哪個不耗時間?可能王希來不想成爲手遊職業玩家,所以就選擇割捨或暫時擱置手遊。王希來請媽媽替他打手遊,媽媽答應了最好,不答應也沒關係。

所以,這不是王希來多麼有自控力,而是王希來本來就沒有太把手遊當回事。再說了,手遊並不是洪水猛獸妖魔鬼怪,只是各種遊戲的一種,跟下棋打球一樣,玩不玩跟自控力都沒關係。

孩子談不談戀愛和家長鼓勵與否沒關係

前些年程老漢曾在一篇文章裏講過兩個女大學生的故事。

一個女大學生是程老漢的親戚。她來香港上大學時,她的母親告誡她,上學期間“不準談戀愛”。結果呢?人家第二年就談了戀愛,大學畢業後就跟這個戀愛對象結了婚。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另一個女大學生是小女。她去留學之前,程老漢和老伴對她進行了“出國教育”。我們告訴她,上大學就可以談戀愛了,但最好要避免性行爲;不過,萬一有了性行爲也沒關係,記住做好安全措施,一來避孕,二來防止染病;不過,萬一避孕失敗,千萬不要去打胎,生下來,爸爸媽媽幫你養孩子;萬一染病也不要害怕,去醫治就是。

結果是,小女在國外5年整,沒談過戀愛。

前些年寫那篇文章時,程老漢曾說那親戚的女兒是因爲家長給了壓力使她更加想冒險,而小女就是因爲完全沒壓力反而無所謂虛度了大學時光。

現在想想,哪兒那麼多心理學問題啊,根本就是兩個女孩各自的桃花開沒開的問題而已,跟家長壓力不壓力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魯迅名篇《我們怎樣做父親》發表100年了,今天的你會做父母嗎?


編輯:撕紙小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