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資旅遊地產必看,旅遊地產迎來大發展的春天

一:旅遊地產與傳統房地產的區別!

旅遊地產是依託着周邊的豐富的旅遊資源而建造的主要多側重於度假旅遊,或強調以旅遊發展爲主體,以地產爲延伸;或強調發揮地產主體功能的同時賦予其旅遊功能,從而擴展地產行業的內容,吸引更多的消費羣體。

傳統房地產一般是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廠房、倉庫和商業、服務、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以及辦公用房等主題明確,要麼商用,要麼民用。

二:旅遊地產對比傳統房地產誰更值得投資?

旅遊房地產的特點和優勢在於它是旅遊業和房地產業的無縫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觀、建築景觀,同時擁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極高的投資價值。最最最主要的是不受政策打壓。

傳統房地產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的居住需求和投資需求,就顯得非常乏力,目標單一,以及國家各種政策限制等等。

三:投資旅遊地產前景分析?

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增長、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經濟機構和居民對於地產的物業形態、結構和專業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支撐行業最大量的住宅需求外,城鎮居民對商業物業、消費娛樂物業和旅遊地產的需求會進一步釋放。

此外,中國高鐵快速發展,給旅遊業帶來更多便捷,居民外出旅遊也開始常態化,人們的生活半徑逐步擴大。再者,高鐵的公交化、快速化、便捷化等特點,能夠提高居民出遊率,使旅遊更具休閒性,讓遊客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從容地享受旅遊,激發了人們的出遊慾望,促進了休閒度假旅遊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

休閒度假的崛起爲滿足以旅遊度假、旅遊商務會議、旅憩休閒等爲需求目標的度假旅遊地產開發提供了極爲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國家文旅部新立,打開產業發展大格局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旅遊局和文化部合併,成立文化和旅遊部。文化是內容,旅遊是場景,地產是投資,三者結合就是文化旅遊地產。這表明,文旅融合觀念和文旅運營思維已經成爲國家層面的戰略思維。

目前國內的文化旅遊地產項目概算總投資規模已達數萬億之巨,參與其中的企業包括恒大、萬達、華僑城、中青旅等巨無霸,也包括華強方特、長隆、華誼兄弟、海昌等擁有自主IP的玩家,同時還有散佈全國各地的文旅特色小鎮。這些動則單體投資幾百億的文化旅遊地產項目,均是以文化爲內容形式,承接旅遊場景。國家文旅部成立後,各種大型文旅項目將有歸口業務指導單位,改變現有文化與旅遊地產政策割裂的局面,未來各種扶持文旅融合業態的利好政策必將紛至沓來,文旅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