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韜自二十歲左右,在代北雁門投效沙陀李氏,至同光二年(924年)滅梁,凡四十餘年中,盡忠李氏,“軍籌計劃,多所參決;艱難戰伐,靡所不從”,《舊五代史》在其本傳中稱“崇韜服勤盡節,左右王家;草昧艱難,功無與比”。

後唐立國穩定北方局勢之後,莊宗李存勖曾以郭崇韜“謀議佐命功居第一”而賜鐵券、恕十死。郭氏位兼將相,權勢熏天,但最終還是與莊宗君臣離心,進退失計,終遭伶閹讒陷而至族滅。後唐國勢也從此江河日下,上下離心、人人自危,莊宗遂驟死於兵變,江山易手他人。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李存勖

郭崇韜爲何會死於非命呢?薛居正在《舊五代史》中感慨郭崇韜“西平巴蜀,宣暢皇威;誣構而誅,其禍已酷;身死之日,夷夏冤之。”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郭崇韜之死由於宦官之譖”。

如果將郭崇韜之死完全歸咎於宦官、伶官構陷,莊宗由明轉昏,這恐怕失之於表面了。出身於藩鎮舊臣的郭崇韜是後唐初年朝廷中權力最大的臣子,也自然處於多重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

後唐建立之初,李存勖改朱梁制度中的崇政院爲樞密院,而樞密使一職則成爲很多人角逐的熱點。除了郭崇韜之外,宦官近臣李紹宏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莊宗即位不久,郭崇韜便想辦法對付李紹宏。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郭崇韜

李紹宏原先地位在郭崇韜之上,郭氏擔心“舊人難制”,於是奏請李存勖任命地位相對較低的宦官澤潞監軍張居翰同掌樞密,而任命李紹宏爲宣徽使。結果“紹宏大失所望,泣涕憤鬱”。爲了安撫李紹宏,郭崇韜建議設立管理財政的內勾使,“令紹宏領之,冀塞其心”,但是效果並不好,“紹宏怏悵不已”。

從唐代設立樞密使以來,這一職位便由宦官牢牢把持,爲人熟知的“四貴”便是指兩樞密使、兩神策軍中尉。後唐莊宗一意模仿唐朝舊制,其中也包括宦官掌兵柄。郭崇韜是河東藩鎮家臣,其職掌與朝廷樞密使也很類似。後唐建國初年,郭崇韜與唐朝舊宦官共掌樞密,其實是一種歷史制度與現實的統一。但是,郭崇韜爲人專橫強勢,不可避免地與宦官集團結下仇怨。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後唐版圖

郭崇韜自以爲有不世之功,但也“恐爲人所傾奪”,一度還曾萌生退意。但是,有門生故吏爲他獻上了避禍固權之策,先然他上疏請辭樞密使之職,但又算準了莊宗不會同意,而他自己則撈了一個好名聲,“是有辭避之名,塞其讒慝之口”。手下人還給郭崇韜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在後宮投機,“魏國夫人劉氏有寵,中宮未正,宜贊成冊禮,上心必悅。內得劉氏之助,羣閹其如餘何!”

果然,郭崇韜三次請辭樞密使,都被莊宗慰留。郭崇韜做的第二件投機之事,乃是建議莊宗冊立魏國夫人劉氏爲皇后,企圖以後宮勢力鞏固其在朝權勢。令郭氏始料未及的是,他所助力的劉皇后日後卻成爲自己的仇敵,也是弄死他的人。

李存勖的這位劉皇后可是史上權謀詭詐、陰狠毒辣,堪比賈南風的女人,唯一不同在於劉皇后是個絕世美女。劉皇后是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李克用攻打魏州之時,奪取成安,擄掠人口,年僅五六歲的劉皇后被裹挾至晉陽王宮中,成爲李克用夫人曹氏的侍女。在晉王府中,劉氏女得到了很好的音樂培養,到了及笄之齡,已經出落的“姿色絕衆”,並且能歌善舞。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劉皇后

素好聲色的李存勖很快喜歡上母親身邊這位侍女,曹夫人也將其賜予了兒子,當作李存勖正室韓國夫人的侍女,其實就是小老婆。劉氏女很得李存勖寵愛,很快爲他誕下長子李繼岌,故而“寵待日隆”。

劉氏女出身寒微,但是爲了在宮鬥中勝出,又編造了自己出身大族的謊言。哪裏想到,日後李存勖在鄴都的時候,有一個“成安人劉叟詣鄴宮見上,稱夫人之父”。更巧的是,以爲昔日李克用的內臣劉建豐還能指認這位劉叟就是眼下這位劉夫人的父親。

但是當時劉夫人正在與李存勖正室韓夫人爭寵,“皆以門族誇尚,劉氏恥爲寒家”。劉氏還對李存勖一番哭訴說:“妾去鄉之時,妾父死於亂兵,是時環屍而哭。妾固無父,是何田舍翁詐僞及此!”劉氏非但沒有與父親相認,還把老頭兒拖到宮門外鞭笞一頓,《舊五代史》上說“其實後即叟之長女也”。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很得皇帝寵幸

李存勖爲人好俳優,也就是喜歡演習,是史上著名的伶人天子,他對於劉夫人這件事似乎心知肚明。一天得空,李存勖在宮中“自負蓍囊藥篋”,還讓兒子李繼岌跟在後面。因爲劉夫人的父親劉叟是“以醫卜爲業”,也就是個江湖郎中,李存勖這是在角色扮演呢。

當時,劉夫人正在寢殿午睡,李存勖進去之後,“自稱劉衙推訪女”。李存勖是在羞辱劉氏嗎?其實伶人天子也就是玩心重而已,但是劉氏大爲光火,不敢衝皇帝發火,就把兒子揍了一頓出氣。

江湖郎中的漂亮女兒當了皇帝寵妃,老父親去認親,結果喫了一頓揍

跋扈囂張

劉氏的這些表現很不得人心,韓夫人遂仍然居正室地位。若從李存勖的角度而言,他仍然是寵愛劉氏的。大臣中有人想投皇帝所好,奏請冊劉氏爲皇后,但劉氏風評不好,不僅是出身寒微,更有“好興利聚財”的惡名,在鄴都之時就“令人設法稗販”,分派人當商賈,在街市叫賣,柴草果品,藉以斂財。

按理說,名聲不好的劉氏是很難當上皇后的,皇帝也要顧及大臣的意見。但是,身爲後唐第一重臣的郭崇韜爲了個人權勢地位,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建議冊立劉氏爲皇后,只能說是不智的政治投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