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百家爭鳴,CES Asia展商力爭“C位”出道

  第一財經APP 寧佳彥 梁潤豪

  來自80多個國家的500餘家參展公司,總參會人數預計將達到40000人次,展館規模也達到了50000平方米。在這樣盛大的CES Asia展會上,如何能夠脫穎而出?

  今年是CES Asia落戶上海的第三年,想要被觀展的人士pick,展商們絞盡腦汁,奇招迭出。

  對於有實物展出的公司,展品就是最好的實力展示。這在已經火了幾年的VR/AR展商哪裏體現的頗爲明顯。以Pico一體機爲例,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觀衆都開啓了自助模式:先戴上一層吸汗的貼紙,然後自行調節頭圍大小帶上頭盔進行體驗,倒讓工作人員省了不少事兒。除了偶爾需要校準,VR頭盔已經不再需要特別輔助,只要感興趣,帶上頭盔,操作手柄即可體驗。

  不得不說,整個VR頭盔系列產品的質量比前兩年進步很大,得益於幀數刷新率的提升,眩暈感大大降低。而在AR方面,有硬件產品的亮風臺、影創科技憑體驗留人擁有不錯的人氣,而專攻軟件的視加AR單一依靠視頻和現場介紹就顯得相對單薄。“沒有硬件展示,可能很難在展會上吸引人。”一位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但他同時表示,因爲來看展的多爲專業觀衆,通過交流也會有不錯的成效。

  與此同時,VR/AR配套行業也有了顯著發展。以詮視科技爲例,這家致力於環境感知和識別解決方案的計算機視覺初創公司已經獲得天使輪融資,目前專門爲VR/AR頭盔和眼鏡行業量身定製六自由度追蹤和多攝像頭集成平臺。雖然展位面積有限,但是一臺電視,兩個iPad和攝像鏡頭模組足以展示demo。在他每次展示期間,總能吸引到一旁的觀衆駐足聆聽,或換取名片。

  這種情況與展位旁邊就是諸多VR硬件廠商的“地利”密不可分。這個雙攝像頭圖像處理單元通過單位空間內六個自由度的測量即可實時定位,就意味着未來在頭盔中可以對觀測物體形成近大遠小的透視觀察效果。通過將數據直接輸出到主機上,應用程序開啓後就可以使用簡單的設備驅動程序操作,極大地降低了對主機處理器的計算需求,而這恰恰是當下VR/AR設備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詮視科技首席執行官John Lin告訴第一財經,產品的空間追蹤精度和穩定性均可精確至毫米級,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公司的目標就是追求“性價比”。

  相比於前兩年空中無人機的驚豔,今年ROV(有纜的水下機器人)成爲無人機產品的亮點。機器人在水下可通過線纜將視頻和控制信號傳輸到岸上的WiFi基站,再傳輸到手機等終端接受設備上,用戶就可以實時觀看水下畫面。

  對於這個新品而言,水下識別和跟蹤技術是攻關的難點。“水下光線會變化,物體的角度變化也是360度變化,複雜的水域環境和不斷運動的物體會對水下圖像識別和追蹤造成一定困難,前期需要收集大量的圖像信息並做具體分析。”約肯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之勤說。

  上海約肯機器人此次展示的產品是BW Space智能追蹤水下機器人。BW Space基於強大的計算機算法和圖像識別及信息處理技術,是一款集圖像識別和智能追蹤技術的水下機器人,可在水底對目標人物進行跟蹤拍攝,同時具有燈光智能調節和直播功能。

  在初創企業展區,約肯機器人把設備放在了水池中,這對於可潛入水下100米的BW Space來說顯然不夠施展拳腳。相比之下,深圳臻迪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Power Vision則更加吸引眼球。第一財經記者現場看到不少人都舉起手機拍攝——這讓室內水箱中展現婀娜身段的“美人魚”與剛剛榮獲了CES Asia2018的創新獎的消費級機器人產品Power Dolphin小海豚趁機火了一把。同樣,這款機器人希望的是打通消費級與工業級應用場景,集打窩釣魚、地圖繪製、水面物資運輸、4K拍攝等多項功能於一身,但在爭奪眼球方面顯然比前者更具“看點”。

  事實上,最難進行展示的是軟件系統的開發商。對於財大氣粗的平臺型公司如阿里、百度京東等,靠面積大、廣鋪展品不在話下。搭載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自主研發系統AliGenie語音助手的天貓精靈佔據了入口位置,百度也攜旗下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 OS和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亮相。合作方的產品和各項業務條線體驗區把展臺佔得滿滿當當,更像是智能產品大集。

  即便不是一擲千金,展商們也希望用其他方式引起注意。以汽車技術展商爲例,今年有50家左右的參展商,經展覽面積較2017年增長了50%。同在智能駕駛的展館,拜騰汽車選擇與場外連線,實時展示無人駕駛汽車的場景輔以解說;在安吉星的展臺,有約10米高的滑梯,不僅可以體驗高空滑梯的刺激,也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全場友商,引得不少觀衆駐足排隊體驗,讓安吉星與凱迪拉克推出的解放司機雙手的超級智能駕駛系統Super Cruise備受關注。

  除了這些別出心裁的介紹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國際化路線。相比此前只有英特爾等少數幾家公司會請本土業務負責人到現場講解,今年展臺上的外國講解員面孔顯著增多。甚至連媒體新聞專區都有了BusinessWire的日本媒介經理前來介紹其新聞資訊服務,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世界各地的傳媒工作者傳播CES Asia的聲音。

  國際範兒在不少展臺也得到了體現。在大陸集團的展臺和數字平臺安全公司愛迪德的展臺前,都有外國相關業務負責人前來介紹。愛迪德互聯交通全球負責人Daniel Thunberg向展臺前的觀衆詳細介紹了公司產品Keystone的安全性和卓越功能,這套方案可以確保車鑰匙及相關權限策略,包括對速度、使用時間、地理鎖定、僅允許訪問後備箱或手套箱、車內乘客人數等的限制,從而對他們的駕駛體驗進行定製化。

  此外,他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是他第二次到中國,但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從新商業模式到更高的安全需求,網聯汽車作爲數字資產爲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創造了更多機遇。不過,與其他行業一樣,執行不當、保護不充分的使用權限策略常常很容易被繞過,由此產生有缺陷的解決方案。這既能夠讓消費者和青少年家長安心,又能夠讓整車廠開發新的商業模式。”而他也非常願意爲公司在尋找中國合作伙伴的道路上出一份力。

  愛迪德中國區總經理陳琦告訴第一財經,作爲方案提供商在展現內容的方式上的確會有受限,“技術永遠是核心實力,的確商業也有其他的因素影響,但都是建立在覈心實力的基礎上”。在今年在展臺接待了幾位意向客戶之後,她立刻同意手下預訂明年的展位。“這裏的專業人士很多,而且智能交通正在興起,中國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都需要重視安全。”因爲來諮詢的觀衆專業度質量很高,以及相比於其他展會的交流內容在深度上都有所突破,這些都讓陳琦堅定了公司明年繼續參加CES Asia的決心。

  而CES Asia展商力爭“C位”出道的過程,也正是CES Asia影響力逐漸增強的縮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