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浅说水浒》第220期(文/焦目)

梁山前后有三人担任大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和宋江。王伦可以说开发和奠定了梁山的基础,所以他是梁山的创始人,第一批元老。当时王伦手下还有杜迁,宋万和朱贵是第二批,林冲是第三批,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等人则是第四批。晁盖做大当家,主要是拉拢队伍,把梁山规模扩大了很多。宋江上山后,梁山事业达到顶峰。

宋江之所以能做上第三任寨主,是因为晁盖攻打曾头市,结果被毒箭射中眼睛,不治身亡。

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有人认为,晁盖之死,是宋江的阴谋。比如,那支写有“史文恭”的毒箭,很可能就是宋江派人射的。有些人还根据上下文等,连猜带想,分析出了凶手,比如是花荣、呼延灼或者其他人等。

之所以说,花荣射死了晁盖,是因为花荣箭术高超;之所以说呼延灼射死了晁盖,是因为他嫌疑很大。这一点,在晁盖中箭之后,最是明显,因为呼延灼说了一句话。

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呼延灼道:“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水浒传》

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是的,老大都中箭了,呼延灼居然还不想着退兵,还偏偏要等宋江命令。这不是很奇怪吗?呼延灼是宋江的心腹,此举是故意耽误时间,不想救晁盖吧?

实际上,这件事呼延灼完全没有做错,更与宋江无关。

首先,晁盖中箭,退兵是必然事件

主帅都倒下了,可见对手之强。不说士气了,就是林冲等十几名大将,各个也都是不想再打下去了。因为没有指挥者,大家又不能推举一个代理主帅,你总不能让大家各自为战吧?呼延灼虽然统领过大军,但上了梁山后,一直就是大将,直到后来分在卢俊义麾下,才偶尔带兵。

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汉末三国时,夏侯渊率曹军与黄忠等对峙于定军山。黄忠趁着夏侯渊修鹿角的时候,斩杀对方,结果曹军士气下降,全军危急,要不是张郃及时代理主帅,曹军必然败退,那时候损失更严重。

事实上,书中也明确说了,“当日众头领闷闷不已,众军亦无恋战之心,人人有还山之意”。可见当时士气下降,谁也不想再战了。

其次,既然要退兵,就要等宋江命令

喜欢军事的朋友都知道,退兵不是撒开腿狂奔,因为大军队伍通常会绵延很长,如果没有人负责断后,队伍就容易被人乘胜追击。轻者,可能丢点儿牛羊、铠甲等物资;重者折兵无数,大将都可能被斩杀。三国演义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聪明如像诸葛亮者,每次退兵都要玩计策。骁勇善战如赵云者,自己一人断后,保证不会有任何损失。

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晁盖倒下后,林冲等将领如果轻易退兵,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呼延灼才想到要找二把手,而宋江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林冲等人还没等到宋江的命令,就被曾头市伏击了,于是大家只好趁机逃回梁山。

至于说,等命令会耽误救晁盖的,就是看书不仔细了。因为晁盖中箭后,林冲当即让三阮等人用车把晁盖拉回梁山大寨了。

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送回山寨。——《水浒传》

晁盖中箭,呼延灼不肯退兵,是为了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还有些人说,晁盖中箭后,宋江就会哭,也不想着找医生,肯定是不想救晁盖。这种猜测就更恶意了,原著说得明白,晁盖二更带人劫寨,结果中箭,被拉回山寨;而当夜三更时,晁盖就死了,中间相隔不到两小时,怎么来得及救?

再说了,当时安道全还没上山,梁山都没有军医,让谁救晁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