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投資5.5億元建設的汽車風洞(汽車環境風洞、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亮相併啓動試運行,這將爲我國汽車空氣動力學風洞試驗乃至汽車工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動力。

我國中西部首座汽車風洞在重慶亮相試運行

究竟,這一風洞如何建成?它有着怎樣的功能?又將對中西部乃至全國汽車製造產生怎樣的深遠意義?

歷時5年

打造中西部首座汽車風洞

如今,受電動化、低碳化生活的影響,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車輛的動力性能、舒適性能、安全性能,因此,作爲汽車造型設計、風噪性能、燃油經濟性、高速行駛穩定性的關鍵指標,汽車空氣動力學愈來愈受到車企重視。

“2009年以前,我國只能依靠航空風洞改造進行汽車空氣動力學試驗,這大大制約了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中心主任王勇介紹,2009年後,儘管中國汽車風洞試驗條件實現了一定進步,但仍存在試驗室資源緊張、試驗週期長等問題。

爲了改善這一現狀,2014年3月,中國汽研成立了汽車風洞中心,開始籌備建設技術指標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兩座汽車風洞——“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和“汽車環境風洞”。第二年,中國汽研與世界著名風洞設計商德國WBI公司以及國內著名設計院上海機電院完成合作簽約,汽車風洞項目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這是中西部首座汽車風洞,這一汽車風洞的運行,將極大地彌補我國汽車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資源的不足,改變我國汽車工業核心資源與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其服務能力、輻射作用、持續影響力,都爲中西部汽車製造乃至我國汽車工業做出巨大貢獻。

兩大風洞

助力國內外車企研發

據悉,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中心已經擁有全尺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AAWT)、汽車環境風洞(CWT),並且配備了高低溫環境倉、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和1200核高性能仿真計算平臺,形成了先進的汽車空氣動力學、熱力學、風噪性能開發標準體系,其完備的汽車空氣動力學、熱力學、風噪性能正向開發能力,可爲國內外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和工程解決方案。

對於國內外車企而言,汽車風洞可以節省新車型研發的時間、提高企業研發效率,通過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整車環境風洞的測試,企業能夠更快獲得更精確的汽車性能數值。

“例如,在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中,轎車、SUV、MPV及輕卡等車型可以進行空氣動力學和風噪性能開發,開展汽車風阻、行駛穩定性、側風響應、內流優化、流動顯示、車內外風噪聲等測試服務。”王勇介紹,在這座3/4開口的迴流式風洞中,最高風速可達250km/h,在140km/h的風速中,背景噪聲僅爲58dB(A),堪稱“世界上最安靜的風洞之一”。

而汽車環境風洞則更加側重於汽車行駛過程中環境的模擬。據瞭解,這一回流臥式結構的風洞,安裝有直徑4.5m的風機,配備有可調節式噴口,“在這一風洞中,乘用車和商用車可進行整車及零部件的熱管理性能開發,動力總成冷卻、空調性能、電動汽車環境適應性、動力電池冷卻、曲軸通風、除霜除霧、降雨降雪、防泥防濺等測試服務都可在其中開展。”

立足重慶

打造國際一流汽車平臺與機構

據瞭解,爲了配合兩大汽車風洞的運行,中國汽研還建立了1200核高性能仿真計算平臺,提供包括汽車空氣動力學、氣動噪聲、發動機冷卻、空調性能、零部件熱保護、乘員舒適性、除霜除霧、燃油加註、整車涉水、齒輪潤滑、發動機散熱系統匹配等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和熱力學領域的CFD仿真分析和優化技術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虛擬風洞和汽車空氣動力學數據庫兩大服務平臺的探索與構建,還將爲國內外企業提供虛擬風洞仿真分析,CFD分析與風洞試驗對標,汽車關鍵氣動以及聲學特性的查詢、分析和對標等技術服務。

除了高水平的硬件設施,一直以來,中國汽研也在積極發揮汽車風洞的輻射作用。牽頭行業47家單位成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氣動力學分會、聚集10家車企組建中國汽研汽車風洞聯盟……專注於汽車空氣動力學、熱力學和氣動聲學前沿技術研究和產業生態打造的中國汽研,將從中西部首座汽車風洞出發,加快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品質升級。

未來,立足重慶的中國汽研汽車風洞,將促進我國汽車風洞技術進步,推動我國中西部乃至全國的汽車製造業發展。對此,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中心主任王勇表示:“以這座汽車風洞爲契機,我們將致力於成爲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汽車空氣動力學、氣動聲學和熱力學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和先進技術研究機構,持續爲技術的發展提供強勁的科技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