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是慈善機構,爲了賺錢總有手段

因此,你會看到:

銀行三天兩頭給你打電話推銷分期,是因爲分期手續費實際高達18%,能賺不少錢。

銀行不斷“溫暖升級”修改權益,是爲了降低支出,在預算範圍內完成自己的業績和利潤指標。

銀行也是嫌貧愛富,你資質越好給你額度越高。雪中送炭?不可能的,你越窮銀行餘越不容易給你額度。

這些都是商業行爲,無可厚非。

但你以爲就這樣就結束了?很傻很天真呀。

但是有的銀行喫相就比較難看了,爲了目的耍耍小手段,甚至套路持卡人。

來而不往非禮也,銀行總被擼,也有反擼持卡人的時候。

比如想讓你分期,就整點“分期手續費打折”、“分期滿額送好禮”的活動,利誘你(實際算下來還是貴)。

利誘不行,有的銀行就威逼了,打電話過來的客服說話你懂的“反正刷卡也要手續費,不如辦理分期呢”。這個保護費你是交呢還是不交呢?

甚至某些活動,必須要辦理分期才能達標。

如果你油鹽不進?還有套路呀。

比如叫“循環額度”,中信最愛搞,循環額度一兩萬就能送你幾千塊的ipad,看上去很划算,實際算下來——妥妥被反擼。

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識破這些銀行手段不上套怎麼辦?

軟的不行來硬的,敬酒不喫就讓你喫罰酒

提前45天公告砍權益,符合銀監會規定,這下你沒話說了吧?

賴皮一點的,直接下線里程兌換,或者沒貨,或者不給加油金兌換,一個拖字訣,拖到你自己去銷卡。

有多少卡友沒熬到民生加油金迴歸而銷卡的舉個手?

如果銀行不想跟你鬥智鬥勇浪費時間,那麼還有殺手鐧。

封卡降額

廣發8元黨就不少。

一句“根據我行授信政策,您的額度調整至XXX元”。

這句話,跟“綜合評分不足”一樣,簡直就是萬金油。

近期降額最多的,是平安銀行旅遊白降額到1萬元。

你中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