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賴智明作爲公司副總裁,派任騰訊投資發起的香港虛擬銀行Infinium Limited(貽豐有限公司)董事長,不再擔任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職務。深耕領域十年之久的原騰訊金融科技負責人賴智明以騰訊副總裁身份派任香港虛擬銀行Infinium Limited(貽豐有限公司)董事長。

騰訊金融換帥 消費場景還有多少空間

■見習記者 單美琪 本報記者 朱丹丹 北京報道

近日,支撐騰訊支柱業務之一的金融科技已完成掌門交接工作。金融科技作爲近幾年騰訊發展較有增長潛力的業務板塊,一直以來深受各方關注。

深耕領域十年之久的原騰訊金融科技負責人賴智明以騰訊副總裁身份派任香港虛擬銀行Infinium Limited(貽豐有限公司)董事長。而投資併購部聯合負責人林海峯已晉升爲公司副總裁,作爲接棒人繼續“領跑”在金融科技的賽道上。

對於此次人事變動,騰訊官方稱之爲是在新業務拓展的基礎上面向未來的一次重要任命,同時也是管理幹部適時流動,有助於人才成長和組織活力。

顯然,這將是金融科技在2019年迎來的又一個發展新機遇,穩當當的騰訊金融科技要扯開了步子。

搶灘“虛擬銀行”

6月19日,騰訊內部發文宣佈兩項人事任命。賴智明作爲公司副總裁,派任騰訊投資發起的香港虛擬銀行Infinium Limited(貽豐有限公司)董事長,不再擔任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職務。同時,林海峯晉升爲公司副總裁,全面負責騰訊金融科技業務(FiT線)的管理與發展,不再擔任投資併購部聯合負責人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賴智明被派任Infinium董事長一職,業內說法頗多,一種說法是認爲賴智明被調到更重要的位置,另一種說法則認爲賴智明可能被邊緣化。

“此次管理層調整,是在新業務拓展的基礎上面向未來的一次重要任命。我們鼓勵和推動管理幹部適時流動,這有助於人才成長和組織活力。”騰訊總裁劉熾平面對外界諸多猜想,給出了“官方”說明。

從2009年開始,賴智明自加入騰訊以來一直在金融科技業務領域深耕,在支付領域,抓住快捷支付機遇,爲移動支付等領域夯實了基礎,同時建立起了以支付爲入口,覆蓋理財、證券、銀行、區塊鏈等多元領域的金融生態體系。

記者發現,賴智明即將走馬上任的Infinium公司於今年5月剛獲得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虛擬銀行牌照。Infinium是由騰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高瓴資本聯同香港著名商人鄭志剛(通過其投資主體Perfect Ridge Limited)所設合資公司。

目前,香港虛擬銀行牌照一共發了8張,可謂是競爭激烈。獲得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8家公司分別爲Livi VB Limited(中銀香港、京東科技、怡和集團合資設立)、SC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由渣打銀行、電訊盈科、攜程金融及香港電訊合資設立)、衆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衆安科技全資子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 、螞蟻商家服務(香港)有限公司(阿里旗下公司)、貽豐有限公司、洞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旗下公司)及平安壹賬通有限公司(平安旗下公司)。在這個關鍵節點派任賴智明出任Infinium Limited董事顯得既穩妥保險,又籠絡人心。

此外,“虛擬銀行”按照香港監管局官方定義,其指通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傳送渠道提供銀行服務的公司,不開設實體分行。據瞭解,虛擬銀行牌照所可以提供的依舊是零售銀行服務,即“存、貸、匯、理”,除去“虛擬”二字,但其本質是銀行,相比支付牌照,銀行牌照的價值明顯更大。

這代表賴智明將憑藉早前在騰訊金融的成功經驗帶領騰訊香港虛擬銀行以及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繼續領跑行業。同時,受到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成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等衆多利好因素帶動,金融科技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不得不承認,此次賴智明派任Infinium董事長,或預示着騰訊將啓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科技佈局,作爲在港業務的關鍵一環,虛擬銀行或將烙印和創新着金融科技的基因。

未來佈局野心難掩

如今,騰訊金融科技已成長爲關鍵業務板塊之一和新的增長點,此次人事變動的原因很容易找到落腳點和側重點,它所極力傳達的信息是——“金融科技未來佈局野心難掩”。

從2019年Q1財報可以看出,首次被單獨披露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營收已經展示出騰訊在培育具有長遠前景業務上的野心勃勃。

財報顯示,騰訊營業收入854.65億元,同比增長16.23%;淨利潤272.10億元,同比增長16.83%。其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4%至218億元。

對此,財報說明爲主要受商業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例如小額貸款)及雲業務的收入維持同比增長,主要因爲LaaS、PaaS及SaaS產品種類的擴大及產品提升,使付費客戶羣有所增長。

實際上,騰訊金融科技業務去年就已經帶來驚喜。2018年財報顯示,全年總收入爲3126.94億元,同比增長32%;淨利潤774.69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財報中一項“其他業務”的營收格外惹眼,全年同比增長80%至人民幣779.69億元,該項收入主要來源騰訊金融科技與雲服務等,其中“金融科技”更是在財報中被提及了22次。

騰訊理財通從零起步,發展到當前用戶量超1.5億,資金保有量超6000億元,已經成爲行業標杆。2005年4月,“財付通”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成立,財付通成爲騰訊基礎的交易工具;2011年5月,“財付通”等成爲第一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企業;2013年8月,“財付通”與微信團隊聯合研發微信支付;2014年、2015年春節,微信掀起“紅包”狂歡;2018年11月,微信推出“零錢通”,用餘額投資基金,擴充了金融科技的服務範疇。

回顧金融科技的一次次蛻變,下一步到底該走向何方,“接棒”的林海峯又會注入什麼樣的新鮮的血液?

對比賴智明,晚一年加入騰訊的林海峯在財務、戰略、投資、運營等領域有着豐富的管理經驗,此前曾主導騰訊國內外股權投資,負責金融科技、電商、數字內容、企業服務等領域的相關業務,是投資併購部聯合負責人。

與此同時,投資領域除了上述內容之外,林海峯也曾推動京東、閱文、騰訊音樂、微保、美團點評、拼多多等多例重大投資及行業整合,深遠影響甚至在騰訊佈局整個大生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這一任命不難看出,騰訊金融科技未來或許將進一步在應用場景上爲金融科技有所突破,包括支付、零錢通、財富管理小微貸款及保險領域進一步與生態內的企業進行結合,金融科技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今後,林海峯和賴智明是否也會聯手合作?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認爲,Infinium離不開騰訊金融科技這個基石作爲支撐,國際業務新的進展已呼之欲出。可以看到的是,在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等相關領域,金融科技與實體經濟已逐步深度融合,未來或將作爲連接器嵌入各類場景服務,在驅動消費與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