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炮轰过于丹的学者徐晋如曾说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的「错谬罄竹难书」【注1】,张中行评《论语别裁》一书用的措辞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评价极低。南先生将《论语.述而》中「暴虎冯河」解释成「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确实是错的离谱:。

(一)

已故的佛教名居士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经典著作《论语别裁》,曾被不少人指摘其硬伤累累: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比如:炮轰过于丹的学者徐晋如曾说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的「错谬罄竹难书」【注1】,张中行评《论语别裁》一书用的措辞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评价极低【注2】

这两天我将《论语别裁》大略的撸了一遍,我认为,徐晋如和张中行指出南怀瑾犯的错误基本上都是成立的。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我在网上也看过南先生的粉丝著文为南先生辩护,我的愚见是:南先生书中犯的错误和疏漏,根本就没得洗。

  • 第一,解读《论语》属于所谓的「经学」和「训诂学(小学)」范畴,「经学」和「小学」是一门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学问,是有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客观判断标准的,这是无法以「文学上的各抒己见」搪塞过去的。
  • 第二,传世的经传注疏确实是汗牛充栋,南先生犯的错误,是稍微懂点经学、读过一点古儒的注疏,都不应该犯的。

但是,同时我也发现这不是一本「著作」,而是在讲课录音整理成的书。

南先生的很多书都是他讲课的录音整理,甚至「讲课」都算不上,算是一种「佛教布道」的场合,就是叫我去讲,我可能会时不时忘记遗漏,讲到兴致上,难免信口开河和犯错误。


(二)

《论语别裁》的纰漏错误不能一一例举,只说一个错得比较典型很多人都谈论过的「暴虎冯河」。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南先生将《论语.述而》中「暴虎冯河」解释成「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确实是错的离谱: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书影引自注3

「暴虎冯河」典出《诗经》:

《诗经·小雅·小昱》: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历代学者的注疏:

毛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

郑玄笺:人皆知暴虎、冯河立至之害。

孔颖达疏《释训》云:冯河,徒涉也。李巡曰: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呂氏春秋‧安死》引《詩》高誘注:「無兵搏虎曰暴,無舟渡河曰馮。」

《易经》中也有「冯河」一词,孔颖达释为「无舟渡水」:

《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

同时《毛诗》训「冯」为「陵也」,这个「陵」在古籍假借表示动词,表示「凌驾、超越、经过」等等。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注5,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所以,《论语》中孔子是在化用《诗经》的典故,「暴虎」和「冯河」对举: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朱熹注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

杨伯峻注:......徒手搏虎曰暴虎,徒足涉河曰冯河。

邢昺疏:空手搏虎为暴虎,无舟渡河为冯河。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郭璞注《尔雅》和《玉篇》指出:

  • 「徒搏」乃「空手执也」;
  • 「徒涉」乃「无舟楫」,
  • 「冯河」之「冯」的本字为「淜」:

《说文》:淜,無舟渡河也。从水,朋聲。

《玉篇》:徒涉月淜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论语正义》引自——注4

综上可见,历代学者注疏相当一致,几乎是毫无分歧:

  • 第一,「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比喻有勇无谋,鲁莽涉险。
  • 第二,「冯河」之「冯」本字为「淜」,上古音无轻唇音,「冯」的上古音在重唇音,读若「朋」,那么「冯、淜」上古音是一样的。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注5

  • 第三,「暴虎」之「暴」通「搏斗」之「搏」。
咬文嚼字:「暴虎冯河」解,兼谈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论语别裁》

注5

所以,南先生将「暴虎冯河」解释成「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纯粹是望文生义,好比将「明天」解释成「明亮的天空」


(三)

「解经」必定要经过「小学音韵」和「文献目录」之学的训练,从《论语别裁》的著作来看,南先生对经学和小学领域应该不是很熟悉。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闻到有先后,如是而已」,我也并不是跟其他人一样想「喷」已经仙逝的南先生,我个人认为:

  • 第一,《论语别裁》只是「布道」的录音整理,并非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学术著作,有纰漏很正常。
  • 第二,南怀瑾也多次声明自己的著作个人见解,一家之言,并非什么「学术」。
  • 第三,尽管学术纰漏很多,但不得不说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有点意思。

「别裁」有「区别取舍,去伪存精」的意思,也有「别出心裁」的意思。

所以,我认为从《论语别裁》这本书,「别出心裁」确实做到了,有一定阅读的乐趣,但「区别取舍,去伪存精」就不尽如人意。

但作为一本没有经过同行评议「非学术著作」,可以原谅,无伤大雅,有些言辞激烈的口诛笔伐,将南怀瑾上升到骗子的程度确实没必要。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尽信书」和「不信书」皆不可取,不管是南怀瑾还是北怀瑾的著作,还是需要我们慎思明辨,有所取舍。

-----------------

参考文献

  1. 何晶(2014),《民粹主义盛行 南怀瑾错谬万出仍被称为国学大师》,羊城晚报,2014年12月31日
  2. 张中行(2005),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评《论语别裁》
  3. 南怀瑾. (1990). 论语别裁, 上. 复旦大学出版社.页281-282
  4. 刘宝楠. (1990). 论语正义.上册. 中华书局.页262
  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1987),《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湖北辞书出版社,页4449、页1774、页16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