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的“護城河”:保險售後須有硬核服務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程海瑞/文 6月25日,《中國保險中介行業發展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京發佈。

此次《白皮書》由水滴公司旗下水滴保險研究院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並以時間爲維度,梳理了我國保險中介行業發展進程中三個階段:以產品爲中心的1.0時代、以客戶爲中心的2.0時代和以數字化爲特徵的3.0時代。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表示,在營銷員1.0時代和傳統專業中介的2.0時代基礎上,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湧現出依託互聯網流量和場景的新型數字化中介平臺,在業務模式、渠道變革、場景獲客、精準營銷、以及數字化運營等方面進行了很多創新,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已經進入3.0時代。

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3.4萬億元,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4%。近5年來,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佔比始終在80%以上,保費年複合增長率達15.49%。

據《白皮書》預測,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將以科技與生態驅動,向輕資產、數字化和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並通過打造核心能力驅動長期發展。而隨着互聯網不斷向保險行業滲透,以流量和生態場景驅動的互聯網保險中介開始崛起,形成與傳統保險中介機構新的競合關係,如螞蟻保險、微保、水滴保險商城等新型數字化保險中介平臺。

中介專業化VS去中介化

據悉,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公司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40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50家,保險經紀公司499家,已備案保險公估公司353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代理網點22萬餘家。

“中國保險市場總量居全球第二,但保險密度大概只有發達市場的零頭,深度其實也很低。”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諮詢管理合夥人王建平表示,中國人的保險需求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

保險中介作爲獨立第三方,對於構架消費者與險企之間的橋樑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保險行業強監管背景下,產銷分離驅動保險專業中介發展加速;另一方面,保險中介機構嫁接科技手段,實現客戶銷售與服務的應用提升。

在互聯網科技發展下,很多互聯網保險公司直接觸達客戶,減少中間環節和降低銷售成本,沿着這一路徑做“減法”。在這一規律下,中介機構必須具備核心價值,才能在價值鏈條中生存下來。

那麼,保險中介的長期發展驅動引擎何在?

“保險中介長期發展到底靠什麼來驅動?不一定是一招鮮的機會驅動或者產品驅動,一定是核心能力打造的驅動。”周瑾表示,核心能力一定是能夠在保險價值鏈條上創造價值的,而且這個價值創造構成一定的“護城河”。

周瑾進一步表示,在互聯網保險產品標準化、碎片化趨勢之下,去中介化是必然的,因爲產品和客戶的觸達非常直接,它不太需要中介收取佣金費然後再人爲干預。中介機構不僅把這個產品推薦給客戶,還能夠給他提供一攬子的服務,包括增值服務、理賠環節當中的專屬服務等。

長期驅動的硬核:不止賣保險

在3.0時代,帶有綜合解決能力使命的新型專業中介機構主要依託於互聯網流量和場景。以“流量三保”——支付寶、微保、水滴保險商城(原水滴保)爲例:支付寶,依託支付功能獲取流量,螞蟻保險可觸達10億支付寶用戶;微保,依託微信社交功能獲取流量,微保可觸達10億微信活躍用戶;水滴保險商城,依託水滴公司的場景教育生態,可觸達超過2.5億獨立付費用戶。

以水滴公司打造的“事前保障+事後救助”保險保障場景爲例:水滴保險商城與水滴互助組成水滴公司的商業板塊,水滴籌與水滴公益組成了水滴公司的社會責任板塊,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險商城解決用戶“事前保障”的問題。與此同時,網絡互助平臺水滴互助在這個過程又對用戶起到一定的保險意識教育作用。在“事後救助”方面,水滴籌和水滴公益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通過籌款或募捐的方式來幫助大病患者。

據資料顯示,水滴公司獨立付費用戶已經超過2.5億,水滴保險商城保障用戶數超過1200萬,覆蓋34個省份和1034個城市,與60多家保險公司深度合作,推出了80多款優質保險產品。

周瑾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保險中介自身核心能力要建起來。另一方面通過開放的模式,嫁接式去跟其他機構合作,比如說和醫療機構、體檢機構、其它的專業服務機構、養老、大健康、出行等有關的機構去整合。只要能把這個生態打造堅固,以自己的核心能力去面向客戶,這纔是贏得長期發展的核心驅動引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