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汉置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北10里),属弘农郡。AAA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南部伏牛山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荣获“国家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西汉时期的陆浑县

1、春秋为陆浑戎地。西汉置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北10里),属弘农郡。魏、晋属河南郡。东魏改为北陆浑县,属新城郡;又于伏流城置南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武定初置伊阳郡,治南陆浑县。

2、隋开皇初,并北陆浑县入南陆浑县,改为伏流县。大业初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属河南郡,废伊阳郡。唐先天元年(712年)析陆浑县置伊阳县,属河南府。故治在今县西南旧县。五代时废陆浑县入伊阳县。北宋属河南府。南宋绍兴时置顺州,治所在伊阳县。金天德三年(1151年)移今嵩县治,改顺州为嵩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伊阳县入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治今嵩县老城),以地处嵩山之西得名。属河南府。清因之。

3、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1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建陆浑水库,老城被淹,于老城西南附近建新城,即今嵩县县城。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属洛阳市。

二、地名来历

《寰宇通志》:嵩县“以在嵩岳之西,故名”。

三、风景名胜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1、白云山。AAA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南部伏牛山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平均海拔1800米,13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3 座,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被专家誉为“自然博物馆”。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5%,盛夏最高温度不超过26℃。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2、天池山公园。AA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嵩县西北部王莽寨林场境内,景区山静如眠,绿荫如盖,水清如滤,石洁如洗,是中原地区风格独特的生态旅游胜地。 天池山高山天池海拔1630米,水面10400平方米,平均水深5.3米,是中国继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之后的第三大高山湖泊。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3、木札岭。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洛阳市嵩县东南部,是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分界线。木札岭旅游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从未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原始森林就有20平方公里。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4、陆浑水库。位于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陆浑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该景区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以水上娱乐为特色,五万亩湖面碧波荡漾、水上娱乐项目齐全。

河南省嵩县,古称陆浑县,因嵩山得名,国家生态示范县

5、两程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嵩县田湖镇程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