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東漢末年,禮樂崩潰、戰爭頻繁,打破了大漢王朝用鐵騎和儒學構築起來的大一統的穩定局面,而有理想有追求的飽學之士,紛紛對生命和價值觀進行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式的追問和踐行,於是指導藝術的精神思想徹底質變,藝術的自覺時代隨之而來。這一時期於漢字的發展而言,具有着里程碑的意義,漢末以來的二百年間,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最重要的歷史階段,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備且日臻完善,而一位影響深遠的書家巨匠———鍾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另闢蹊徑開創新風,爲後世書法樹立了不朽的典範。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楷書又名正書、真書,古時又稱作"楷隸"或"今隸"。楷書的形體是從隸書、隸草演變而來。從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啓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成備俱臻完善的一代。三國時期,楷書成爲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鍾繇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楷書大家,是他第一個確立了楷書地位,後人稱他爲楷書的宗師,其作品被稱之爲楷書藝術的鼻祖。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作爲楷書藝術的創造者,曾被譽爲“楷書之祖”、晉末南朝以來,同張芝、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合稱書中“四賢”,又同王羲之並稱“鐘王”,甚至有人稱其爲“秦漢以來,一人而已”的鐘繇,他以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風格及突出的書法藝術成就在中國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享有崇高的榮譽。然而,由於鍾繇書跡流傳較少,所以瞭解、學習、研究鍾繇書法的人都遠不能同王羲之相比。作爲藝術流派,他的書法風格並沒有像王羲之那樣得到充分的發揚光大與發展。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任何一種藝術只有與哲思的高度統一起來才能散發出更加瑰麗的色彩,如果說隸書是漢子“獨尊儒術”的思想產物,那麼漢末以鍾繇爲代表的書法作品裏邊散發着的則是另一種的天然的氣韻,他和他的鐘繇楷法,教化後學,啓迪來者。自然而古樸,古樸裏邊透露着師法自然的氣息,鍾繇對楷法的理解以及鍾繇楷書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精神上的影響,那種對生命最原始狀態的歌頌,那種滲透在字裏行間堅忍不拔的靈魂,那種紮根在中華民族血液裏的頑強與剛骨……照耀着整個文化史,光芒萬丈。我們要學習他的書法更要學習他對書法的精神,只有達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在鍾繇時代,其書法從漢末直至曹魏時期均有相當的影響力,鍾繇爲官時期,便擔任過許多重要碑刻的書寫工作。相傳《受禪表》、《上尊號碑》等爲鍾繇書寫,雖均無確鑿證據證明爲鍾繇所書,但綜合當時的書法發展及歷史環境來看,加之“鍾繇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的說法,推斷爲鍾繇所書並不是毫無依據的。

假如鍾繇不走仕途,便不會有機會書寫表奏;不爲官員,即便有書作也很難被保存下來並流傳千古,更不會被史書記載。比如與他同郡的書家胡昭,即便二人同學於劉德生,後有“胡書肥,鍾書痩”之史話,但鍾繇爲曹魏重臣,胡昭則未入仕途,隱居陸渾山,現在看來,胡昭書法的影響遠不如鍾繇,這與二人的政治生活的一顯一隱,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通過以上兩節我們對鍾錄書法形成的內外因素進行多方面的理解與分析,使我們對鍾繇書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榜樣,引領後世楷書創作數千年

ps:頭條號書揚文化開通兩年來,受到了許多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您喜歡書揚文化的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書揚文化、公共平臺書揚文化(微信號:shuyangwenhua),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也歡迎提出您寶貴的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