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相關廠商在航展中介紹,中國高德公司開發的微型導彈已經完成試驗,達到了可以列裝部隊的水平。據悉,美國已經完成了類似產品的開發,並且部分試驗裝備了部隊,將這一類型的單兵導彈局部應用於戰場。

本次航展出現的QN202導彈是一種小口徑多用途彈藥。相比於步兵的槍榴彈,這一導彈體型更長,殺傷力也更大。其主要發射裝置是單兵攜帶的步槍大小發射器,十分方便攜帶。而且這一導彈的使用也和榴彈發射器十分相似,擁有射後不理能力,士兵只需要經過很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投入實戰。相比之下,美軍裝備的單兵導彈,即“長矛”導彈,並不具有射後不理能力。士兵需要持續對導彈進行引導,防止導彈偏離目標。

QN202導彈對於長矛導彈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成本。美軍裝備的“長矛”導彈的的造價大概相當於5000-6000美元,而QN202導彈的成本卻可以控制在2萬人民幣以內,其造假2可以被有效控制。由於成本過於高昂,美國的長矛導彈無法被大規模打擊低價值目標。而一般恐怖分子使用的武裝皮卡不過是成本3000-4000美元,使用長矛導彈打擊明顯價值不對等。而QN202由於成本相對較低,不到3000美元,性價比比長矛導彈好很多。

除開成本之外,有效的射後不理能力則讓士兵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在美軍的多個公開出版物和戰術條例中都提到,對於有指導的火箭類彈藥,裝甲兵應該第一時間擊殺對方射手,從而使導彈偏離目標。而由於大部分反坦克類導彈都需要持續進行直到,美軍士兵的實際作戰死亡率會被極大的提高。而QN202導彈由於可以射後不理,士兵完成發射後可以就地隱蔽,其生存率必然要高很多。

而QN202未來也可能採用垂直髮射的方式來進行發射。由於使用發射器發射速度慢,無法在隱蔽狀態下完成發射,在未來戰爭中必然會被淘汰。而通過揹負式垂直髮射功能,可以掩體中發射。而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在隱蔽的地方引導打擊目標,讓裝甲兵無法發現導彈發射的火光,從而打擊發射單位。

單兵導彈的研發和列裝引導戰爭從裝甲大規模交戰轉變爲輕步兵等輕型單位交戰。在對抗烈度不斷升級,信息化技術不斷普及的情況下,只有緊緊抓住科技潮流,從中國的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出發,纔能有效選擇出適合中國的步兵武器方案。(作者署名:利刃/LYS)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