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撰文 制作:新报记者 刘德胜 漫画:张驰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新教育观察

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近日教育部表示,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走访中记者发现,针对微信群布置作业问题,家长们表示有点无奈。

记者

观察

各地教育部门相继下发规定

记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规定,教师对工作要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有关小学老师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浙江省教育厅多次发文,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同时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福建省教育厅则下文规定,学校严格控制通过教辅APP等教育信息化软件布置作业。山东省教育厅则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

春节前夕,北京市教育部门针对家校群、家长群,专门发文进行规范,要求在家校群中不得发布学生成绩、排名,不批评或表扬学生,不得制造焦虑;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拼课等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这些规定得到家长点赞。制定家校群规范也需要家长委员会和教师委员会的参与,只是由于不少家委会未能独立发挥作用,才让家校关系变为老师支配家长,给家长布置任务。这并不是平等、健康的家校关系。教育部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家长

困惑

作业是孩子的任务还是我的?

“原来我上学时都是自己记作业,哪像现在这样还要家长协助,”今年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王女士直言,她和孩子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却要时刻惦记着家长群里的动态,“老师一布置作业安排,底下就是一连串的‘收到’。虽然这样做我对孩子的课业安排有所了解,但无疑给我们增添了很多负担。”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面对老师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内心都有点无奈。一位家长说,现在一些教师布置作业不再直对学生,变成了“教师-家长-学生”模式,过程变得繁琐。

专家

声音

记作业其实是一种有效训练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表示,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会在教室的黑板上或者电子白板上,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记作业的本子,每天坚持记录下来作业。如果教师在微信群里发布家庭作业,就会使一些学生懒得记作业:反正回家以后看手机,就知道作业了,课堂上就不用记了。此外手机对小学生而言应该减少接触,一定要多加防范、。“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记住作业并完成是学生的任务,二者关系清楚、权责明确,不要再传手给家长过多的参与。”

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本文刊登于《每日新报》2019年2月20日11版

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津家长互助团

新教育微信平台万名家长互动新阵地!

资讯更及时、资源更丰富、活动更好玩!

邀你一起活捉小编、有问必答、红包开抢!

教育部指示教师不准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 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限时开放 等你归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