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歼-20自首次国际亮相以来,那可是风风光光好一阵子。可以与美国战机F-22媲美。它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与赞扬,给中国长了脸面,可辉煌背后的烦恼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现如今虽说歼-20已经正式服役,且即将开始投入正式生产,年产值可以达到一年生产14架。但是想要大批量生产还是存在着好几只非常凶猛的“拦路虎”,比如说:发动机的突破、非常多的生产资金、雷达技术、还有一些稀有材料的缺乏。

中国歼-20战机面临停产危机:中方挑战重重困难另辟蹊径

这几个困难到底又是如何制约我们歼-20的生产?

中国歼-20战机面临停产危机:中方挑战重重困难另辟蹊径

首先说资金,一架歼-20的基本造价基本是在2.2亿美元左右,大批量生产的话,那是多大一笔数额,难免会给国库带来一些压力。所以说对于战斗型飞机来讲,产量的多少和生产所要花费的时间是和金钱离不开关系的。现在我国性价比最高的飞机要属F16,距现在,我国生产的数量已到达肆仟伍佰架以上。也正是从这款飞机上我们学到:成本过低的飞机难以走出国,难以被其他国家看上。

中国歼-20战机面临停产危机:中方挑战重重困难另辟蹊径

第二就是发动机,发动机的原理实际上并不难,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战机生产中必定会遇见的困难。国际上可以自行解决发动机升级和制作的国家目前也就是美俄两国,所以中国当问及苏-35是不是我国最后一架进口飞机时,被采访者犹豫了很长时间。

中国歼-20战机面临停产危机:中方挑战重重困难另辟蹊径

第三是:稀有材料,战斗机离不开涡扇,而性能好的涡扇通常需要一些稀有金属,比如镍,镍拥有非常适合做涡扇的物理、化学性质,所以我们首选它作为基本材料,可问题就在于中国的镍储量非常小,分布较广的地区却在欧美区域,话说美国借用良好的地理位置,还控制了一些稀有材料的开垦和销售,明目张胆的对各国实行原材料的垄断,真是可怕。

中国歼-20战机面临停产危机:中方挑战重重困难另辟蹊径

最后讲讲雷达技术的欠缺,良好的雷达装备将会为战斗机提供非常好的作战信息,监视敌人的行动。可既然你可以通过雷达找别人,那么别人肯定也可以以类似的办法找到你。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掩盖自己的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