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图册,皇位的争夺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历朝历代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靠自己打天下,皇位的继承要么预立太子,要么密定皇储,也有的禅让于子。可即便如此,为了争夺皇位,皇室的斗争还是不断上演。唐朝李世民弑兄夺位,清朝九龙夺嫡都是最好的例子。

但今天要说的这些帝王,皇位来的全不费功夫,仿佛天上掉馅饼。

(一)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刘恒从出生开始,就不受父亲刘邦待见,母亲薄姬身份低微。刘恒七岁的时候封为代王,被打发到偏远的晋阳当藩王,与母亲相依为命。

其实刘恒本来是没什么机会当皇帝的,只是吕后去世后,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朱虚侯联手剿灭了吕氏势力。一干功臣们相中了远在晋阳的代王刘恒,得亏刘恒平日里温和宽厚,与世无争的样子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好控制的主。

刘恒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觉得这可能是个圈套,还特地找卦师占卜,结果卦上显示他是天子之相。但还是不放心,出发长安一路上小心翼翼,直到众臣位送上玉玺,拥戴他住进未央宫,这才放心地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文帝。

继承皇位后,汉文帝效法黄老学的“无为而治”,实行宽仁的法律制度,立法而弗敢废。在朝中集权,杀鸡儆猴,巩固皇权。在经济上,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以民为本,减轻赋税,允许人民开发山川、湖泊、矿产、盐产,是以农民比过去富足许多。

汉文帝在位23年,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开创“文景之治”,被后人赞许。

(二)坐过牢的皇帝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牢的皇帝。

刘病已刚出生时,赶上了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刘病已的爷爷)被诬陷谋反,后为求自保起兵反抗,但兵力不足,自尽而亡。刘病已的父母、祖母和姑姑也都遇害,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关入狱。后来被收养于掖庭,一直在民间长大。

汉昭帝膝下无子,驾崩之后,霍光等众臣拥立刘贺登基,但刘贺荒淫无道,做了27天皇帝便被废了。

废了刘贺之后,霍光等人从民间将刘病已接回,继承大统。从小在民间长大的刘病已,在朝中没有信任的朝臣,也没有外戚可以依靠,有了刘贺的前车之鉴,对于霍光的权势,只能隐忍。霍光去世之后,霍氏家族企图谋反,兵败后被汉宣帝灭族。

清除了霍家的势力,刘询开始重用贤能,体察百姓疾苦,发展农业生产,设立常平仓,减轻人民负担。对外大破匈奴,平定西羌,设置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大汉。

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国家武力强盛,史称考宣中兴。

(三)多年皇子熬成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是为嘉庆皇帝。嘉庆皇帝的皇位,也是白白捡来的。

嘉庆的父亲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话说乾隆85岁那年,正好登基60年,乾隆为了不比康熙爷在位时间长,在60岁那年选择退位。但这时候,乾隆的儿子基本都已经死了,只剩下四个皇子,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较为合适的十五皇子永琰。

所以永琰不费吹灰之力便坐上了皇位,但是乾隆依旧把实权牢牢握在手中,直到三年后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掌权。

嘉庆皇帝最痛恨的便是贪官污吏,因此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抄了大贪官和珅的家,杀了和珅,想要一举整顿朝廷的贪污现象,但是能力有限,又畏首畏尾,最后不仅没有清除贪污腐败,反而越演越烈。

嘉庆执政期间,正值白莲教四起,为了清除白莲教,损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又为八旗子弟收拾不少烂摊子,朝廷官员腐败,大清已是千疮百孔。嘉庆皇帝极力整治朝纲,但优柔寡断,都没有从根源上切除,收效甚微。

“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嘉庆“滑落曲线”》。嘉庆执政21年,一直兢兢业业,但思想守成,毫无魄力,导致碌碌无为,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四)意外登基的宋徽宗

说到这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不得不提到宋徽宗赵佶,宋哲宗的弟弟。

宋哲宗年纪轻轻便病死了,死前也并无子嗣。因为皇位的第一候选人哲宗长弟赵佖患有眼疾被集体否决,一番讨论之下,太后主张立端王赵佶,这时候百官是拒绝的。

因为这位端王从小养尊处优,琴棋书画倒是样样精通,但生性放浪形骸,为人甚是轻佻。但太后坚持立端王为储,是以赵佶便“勉强”做了皇帝。

虽然是意外登基,但赵佶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招贤纳士,虚心纳谏,但后来重用蔡京,身边又有一些巧言献媚之辈。

毕竟是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皇帝教育,又自小生活在蜜罐里,徽宗很快就被这些人给带偏了,完全不记得自己当初的雄心壮志。很快北宋在宋徽宗的手中变得民生怨道。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军南下直逼汴梁,此时的宋军根本无力抵抗,徽宗吓得连忙跑路,又怕担亡国之君的骂名,禅位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

靖康二年,金军再次来袭,徽宗、钦宗皆被俘虏,北宋灭亡。

同样是“捡来”的皇位,有的励精图治,有的碌碌无为,更有甚者把国家都给玩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