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都知道,长安城设有东、西两市,这是长安的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中外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唐朝后来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翻修扩建。

最近,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大唐的盛世繁华。唐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长安城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的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如果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相比,长安城足足比它大了6倍。长安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

(一)长安城的前身

长安城的前身,是隋朝都城大兴城。说来唐朝能有如此繁华的大都市,还得感谢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本想定都汉代的长安城,但汉长安城建立距离隋朝已经八百多年,年久失修,更重要的是“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水污染严重,实在无法忍。

于是杨坚便决定另找一块风水宝地,建立都城,这件个浩大工程的主设计师就是宇文凯。杨坚和宇文凯找了一个“六坡”宝地,正好跟《周易》乾卦六爻相对应,于是一拍即合,便以此来进行都城的总体布局设计。

在各方管理人员和劳动人民的努力下,隋朝从决定建都到迁都,历时不到一年,速度如此之快,另人惊叹。

(二)唐长安城的翻新扩建

可惜的是,隋朝只历时38年便灭亡了。如此宏伟的都城,就由后来的唐朝接手了。唐朝后来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翻修扩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次扩建便是永安宫、大明宫和兴庆宫。永安宫是大明宫的前身,李世民即位后,为了让李渊安享晚年,新建了一座宫殿以表孝心,取名“永安宫”以求太上皇长永安泰。

只可惜宫殿还没建成,李渊就去世了。直到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体弱多病的他患上了“风痹”,也就是风湿。因为常年居住的太极宫地势较低,比较潮湿,而永安宫地势较高,于是永安宫的修建又被提上了议程。

因为是皇帝要用的宫殿,各路人马快马加鞭,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兴建,从设计到材料再到施工者,都是上乘之选,整个过程历时10个半月。宫殿的名字自然也是要重新取的,于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明宫”就此而来,大明宫也成为了唐朝的政治中心。

直到唐玄宗即位后,他将原来作藩王时的府邸兴庆宫大规模的扩建,并在此居住,于是兴庆宫又一跃成为了此时唐朝的政治中心。

在《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上元节大仙灯点燃的地方,就是位于兴庆宫内的花萼相辉楼,这也是玄宗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处。

(三)东西市的规划

大家都知道,长安城设有东、西两市,这是长安的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中外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据说我们现在说的买“东西”就是这么发展来的。东、西市的规划也十分巧妙。

唐玄宗居住的兴庆宫靠近东边,此前的太极宫和大明宫也靠近东边,东市附近的达官贵人也比较多,于是东市就自然形成了“高端商铺区”,卖的奢侈品较多,《长安志·东市》中这样形容:“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西市,即隋朝时的“利人市”,这里卖的东西就比较接地气,毕竟多是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但也有西域及东南亚等国的人在这里经商,人流较为复杂,还有许多国外的新鲜玩意。

(四)长安城的管理

唐朝的经济繁荣,长安城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百万。为了更好的管理,唐朝沿用了汉代时期的“里坊制”,并将其作用发挥到了顶峰。

所谓的“里坊制”,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将长安城里划分成一个个方格子,每个方格子就是一个里坊,里坊中有居民、寺庙、白天还有集市。当时唐朝就划分了108个里坊,还有点像现在的小区。

只不过当时的里坊可以说是封闭型的,到了日落的时间,四面的门都会关闭,日出时再开启。到了晚上还有宵禁,会有士兵提着灯笼到处巡逻,万一有夜不归宿的人被逮到可就惨了。

但这也并不是说唐朝的人就没有夜生活,虽然不能去别的坊中串门,但坊内还是自由活动的。在坊内,只要不犯法,你怎么放飞自我都是可以的。

不过也有特例的时候,比如《长安十二时辰》时的开元节,每年这个时候,宵禁就会解除,全城放假三天,晚上允许各坊的人出来看花灯。

那平时人们要是想出来放放风可怎么办呢,要知道,唐朝长安城中可是有“红灯区”的,这要是一到晚上就不让出坊,生意可做不下去。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有平康坊者,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其实只要在关坊门之前,早早地到平康坊中,不要等到宵禁的时候被关在门外,那就尴尬了。

长安城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唐君主能有此胸襟,才能使唐朝能够经历盛世,万国来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