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不說兩句也是交不了差的,左思右想,又去翻書,《紅樓夢》寫了主角“金陵十二釵”,還有“兩府”那麼多人物。其實前一首判詞是寫薛寶釵和林黛玉兩個人的,一,四句寫的是寶釵,二,三句寫的是黛玉。

泣血紅樓:正說曹雪芹與《紅樓夢》第10章 木石前盟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紅樓夢·枉凝眉》

癡於紅樓的人都是希望紅樓搬上大銀幕的,但同時又害怕經典被再次糟蹋了。據說,籌備多年的大電影《紅樓夢》終於開拍了?期待胡玫能夠將曹公的鉅著拍出原汁原味來,別讓廣大紅迷失望!

當然,電影也是一門獨立的綜合藝術,希望胡導能夠帶來全新的視角和解讀。執導過《漢武大帝》《孔子》《喬家大院》《雍正王朝》的胡玫,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但是改編名著,尤其是紅樓大電影,這肯定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因爲,每一個紅迷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個“紅樓夢”,既要充當解夢人,那就要看你有多大的鍋,放什麼料,以及火候是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了。

泣血紅樓:正說曹雪芹與《紅樓夢》第10章 木石前盟

與友四老師常聊起紅樓中人,我雲最煩林黛玉,友說最惡薛寶釵。其實,看小說和讀歷史一樣,不能脫離人物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孤立的看待其所作所爲。無論結局是悲是喜,其實,連她們自己,也無論是貧是富,又有幾人是能夠脫離得了大時代的波譎雲詭呢?

話說到現實,也是如此。就如我的這一方小小的園地,又有幾人是真正知我、懂我者?我也不知還能寫到何時,亦不過是無聲的淹沒在泱泱洪流中罷了……

話說曹公也是的,留下一本沒有結局的書,這脂硯齋當年爲何不勸他去朝廷裏謀個一官半職呢?這樣也不至於混的那麼慘了,呵呵,戲談。友還建議說,你爲何不專門開個紅樓講座?以你的學識與見解一定沒問題。

我說,雖然是十數年來精讀了七遍《紅樓夢》,但仍沒有大通透,也談不上研究,只是有一些心得。如此,不敢像大把的“半壇醋”者一樣褻瀆曹公。即使是張愛玲這樣的大家,也是在晚年用了近十年時間才寫就《紅樓夢魘》。

泣血紅樓:正說曹雪芹與《紅樓夢》第10章 木石前盟

在此也奉勸那些所謂解讀紅樓的作者(寫手)們,捫心自問一下,你究竟是真心熱愛紅樓,還是在譁衆取寵?

我們的經典文學作品已經被糟蹋的十之八九了。現在看來紅樓亦不能倖免。博眼球有一萬種方式,但請不要拿紅樓說事吧!

不過,不“些微”的評點一下《紅樓夢》中人,又怎麼能“忍耐”得住呢?太愛紅樓了啊!我的這本文集嚴格意義上講,不是來解讀紅樓的,實在涵蓋不了偌大的篇幅。但不說兩句也是交不了差的,左思右想,又去翻書,《紅樓夢》寫了主角“金陵十二釵”,還有“兩府”那麼多人物。也罷,就來說說黛玉吧!

林黛玉,《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賈府賈敏與林如海之女,賈母外孫女,賈寶玉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稱林姑娘。傾城傾國兼曠世詩才,是紅樓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

泣血紅樓:正說曹雪芹與《紅樓夢》第10章 木石前盟

當然,世人愛林黛玉的很多,誇讚的也多,但是今天卻想談談我心目中的林黛玉,曹雪芹在書中第五回(主要人物的命運及結局揭示)中對她的判詞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判曲是: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其實前一首判詞是寫薛寶釵和林黛玉兩個人的,一,四句寫的是寶釵,二,三句寫的是黛玉。詠絮才指的是黛玉非常有才華,“詠絮”出自東晉女詩人謝道韞:

一天下雪,叔父謝安召集衆子侄談論文章,一時間雪下得很大,安問:何所似也?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爲稱賞。

後來便把在詩文創作方面卓有才華的女子讚譽爲“詠絮之才”。可既然這麼有才華,又爲何“堪憐”?我想正因爲她的才華反而害了她吧!

泣血紅樓:正說曹雪芹與《紅樓夢》第10章 木石前盟

“玉帶”一種說法指的就是黛玉,“玉帶林中掛”連在一起則不是很好理解,一個解釋爲上吊自殺,還有一種解釋爲將衣服的玉帶掛在樹上,然後投湖自盡(爲什麼是投湖,詳見下節)。不管怎樣,都是“枉送”了性命。

判曲也同樣是並寫釵、黛,其中木石前盟,世外仙姝,美中不足均是寫黛玉。爲什麼林黛玉會是這樣的結局?曹雪芹爲什麼要這麼寫?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葬花吟》(節選)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張鋒編撰 己亥夏寫於啓東翠彧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