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敗壞、道德滑坡、道德崩潰、壞人變老……我們用盡了詞彙來評說道德狀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道德滑坡”的說法流行,差不多同時一場“人文精神”大討論也興起,將道德失範紛紛歸因於市場經濟等層面。影響至今。它隱含着一個預設:我們曾經有過道德高尚的時刻,是有了市場經濟,“人心”才變壞的。


老人跌倒了,扶還是不扶呢?孩子受傷倒地了,救還是不救呢?這些貌似基本的問題在近些年卻成爲了中國人公共生活以及道德生活的關鍵問題。

事情似乎是從2006年的彭宇案開始發酵的。當年彭宇將骨折倒地的徐壽蘭送到醫院,並墊付醫藥費200元。徐壽蘭隨後指認彭宇撞了她,應負主要責任。而彭宇則否認自己和徐壽蘭之間發生過碰撞。

扶不起的陌生人:我們的道德,好過嗎?

彭宇案流傳最廣的一張圖。

這件事在媒體上引發持續討論,即使在法院已經做出彭宇有責任的判決之後,網友還是爲彭宇鳴不平,認爲法院的判定依據很有問題,讓做好事的人受到了冤枉,恐怕將來就沒有人願意做好事了。

自此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有關“扶不扶”的報道和討論就會佔據新聞的重要版面。其中包括2011年的“小悅悅事件”。當時兩歲的王悅相繼被兩輛車碾壓,而在7分鐘的時間裏,18位路人都沒有伸手幫助。再次引發大衆有關“道德危機”的討論。

很多人問,我們的同情心去哪裏呢?我們的愛心呢?爲什麼好人做好事會被人訛呢?中國道德水平倒退了50年。也有很多人說,“如果沒撞人,你爲何要去扶?”“如果沒撞人,爲何要墊錢出住院費?” “人心”問題在公共話語中慢慢呈現,成爲一個顯性的議題。

然而,中國人真的陷入了道德危機嗎? 好像也不對。

扶不起的陌生人:我們的道德,好過嗎?

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2014)。

至少在慈善領域,中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活躍。1980年以來,中國慈善捐款的數額一直呈上升趨勢。自2006至2016,捐款額從127億上升到810億。自慈善法頒佈以來,基金會數量也從975家迅速增加到4696家。就在不久前,如火如荼的“99公益日”已經到了第三個年頭。

由於騰訊提供配捐,各個非政府組織和慈善機構都紛紛號召大家出錢出力“獻愛心”。在9月7日至9月9日這三天的時間裏,以公司、非政府組織和中產階級主導的公益活動,越來越多的佔據了許多城市家庭的公共生活。就我比較熟悉的兩個組織,就分別在三天的時間裏面成功籌集了24萬元和17萬元。

可見, 當下的中國城市人並不缺乏做好事的能力和做好事的心。問題並不在於每一個個體是否心存善意,是否是樂於幫助他人的“好心人”。問題在於,在我們每日具體的生活之中,陌生人正在變成風險的主要來源。

人們願意爲可信賴的、易判斷的人做好事,卻難以以同樣的方式對待陌生人。陌生人代表着風險,代表着不確定性。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大部分人選擇了戒備和躲避。面對陌生人,做好人是難的,甚至變得不可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