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採集到前行D3115次列車在5829AG區段的佔用狀態信息,使溫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轄的5829閉塞分區及後續兩個閉塞分區防護信號錯誤地顯示綠燈,向D301次列車發送無車佔用碼,導致D301次列車駛向D3115次列車併發生追尾。經調查認定,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號集團所屬通號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號集團作爲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爲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

說起高鐵,不得不說的便是我國的高鐵,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非常快速,很多年前高鐵市場由日本德國所控制,但隨着我國高鐵的崛起,如今高鐵已經在我國實現了彎道超車,我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里程,更擁有世界最長的高鐵運營里程。

7.23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

截至2017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較1978年增長145.6%。其中,高鐵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

高鐵逐漸發展成爲人類最重要的旅行方式之一,隨之而來的鐵路事故也不斷髮生。像英國,德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都曾發生過高鐵事故,我國也不例外,也發生過幾次高鐵事故,最嚴重的是2011年7月23日發生在溫州的高鐵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點37分,溫州市雙嶼路段,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導致D301次1、2、3列車廂側翻,從高架橋上掉落,毀壞嚴重,4車廂懸掛橋上;D3115次15、16車廂損毀嚴重。官方報道死亡人數是40人,210人受傷。

7.23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

經調查認定,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號集團所屬通號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號集團作爲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爲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國家鐵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招投標、技術審查、上道使用等方面違規操作、把關不嚴,致使其在溫州南站上道使用。當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採集驅動單元採集電路電源迴路中保險管F2遭雷擊熔斷後,採集數據不再更新,錯誤地控制軌道電路發碼及信號顯示,使行車處於不安全狀態。

雷擊也造成5829AG軌道電路發送器與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從永嘉站出發駛向溫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超速防護系統自動制動,在5829AG區段內停車。由於軌道電路發碼異常,導致其三次轉目視行車模式起車受阻,7分40秒後才轉爲目視行車模式以低於2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溫州南站緩慢行駛,未能及時駛出5829閉塞分區。因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採集到前行D3115次列車在5829AG區段的佔用狀態信息,使溫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轄的5829閉塞分區及後續兩個閉塞分區防護信號錯誤地顯示綠燈,向D301次列車發送無車佔用碼,導致D301次列車駛向D3115次列車併發生追尾。

7.23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原局長張曙光等54名事故責任人員受到嚴肅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