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商人美查1879年在上海創辦點石齋書局,翻印《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淵鑑類函》等書,獲利頗豐,後有《點石齋畫報》,刊行後風靡一時。《點石齋畫報》稱得上是中國最早的畫報,題材廣泛,涉及新聞時事、民俗風情、志怪奇譚、科學新知等,參與創作的畫家皆一時名手,他們用石印版畫的方式製圖,圖中配有短文,略述圖中之事,可謂圖文並茂。

《點石齋畫報》有着新舊交替的時代烙印,《山海經》的一些怪物,也常出現在《點石齋畫報》中,並被加工爲“新聞”,或在偏遠鄉村,或在海外某國,作者聲稱發現某某怪物,說得煞有其事,其實細看圖中形象,有許多是從《山海經》裏照搬過來的。那時人們相信,在遙遠的異域,會有無限的神奇事物,可以與《山海經》裏的知識相吻合。且看下面這幾則奇聞——

當《山海經》裏的怪物,出現在清末的新聞畫報裏

羽人國 清光緒石印本《點石齋畫報》


羽人國

有人乘船出海,遇到了大風,漂到了一處所在,只見沙灘遼闊,幾里地之外有一座山島,島上有一棵幾丈高的大樹,樹上有人築巢居住。這種人像猴子,身形比猴子稍小,渾身黝黑,沒有衣服,背後生有兩隻翅膀,這些怪人在地上撿拾蛤蚌,還有的在收集樹枝,熙熙攘攘,不計其數,其聲音像貓頭鷹。看到有人來,它們受驚飛到樹上去。後來有了順風,船得以回來,向西洋人詢問,才知道這裏是羽人國。

這裏說的羽人國,似乎脫胎於《山海經·海外南經》裏的羽民國:“其爲人長頭,身生羽。”這一得自古書中的形象,被放在近代航海的背景之下,演繹出了新的故事,屬於舊瓶裝新酒。


當《山海經》裏的怪物,出現在清末的新聞畫報裏

清光緒石印本《點石齋畫報》

奇胎駭聞

漢口高家樓的高某之妻,懷孕三年才生產,哪知七天七夜仍未生下來。聽到腹內有人說:“我不是人類,如果想讓我出來,要請三婆來做保人。”三婆是一個接生婆,家人趕忙將她請來,便產下了一胎,“人面蛇身,口能言語”。家人以爲是妖怪,想要將其殺掉,剛一動念頭,妖怪已經知道,對衆人說:“我雖然是妖怪,卻沒有害人,如果再存心不良,我將會報復。”全家人都大爲驚恐,只好讓母親給他哺乳。這妖怪喫了奶,沒過幾天已經身長八尺。

人面蛇身的形象還帶有原始風貌,他們來自洪荒時代,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巨蛇的身子擎着一顆孤零零的人頭,這種組合是極爲怪異的。在《山海經》中,人面蛇身是常見的大神形象,女媧、燭陰都是人面蛇身。信仰衰落之後,當初的神降格爲妖。人面蛇身的形象仍在民間祕密傳遞,這是上古神話的一縷殘跡。

當《山海經》裏的怪物,出現在清末的新聞畫報裏

清光緒石印本《點石齋畫報》


兩頭豬

天津城內有人看到一個乞丐,懷裏抱着一頭剛出生的小豬,黑底白花,四條腿,卻沒有臀部和尾部,前後各有一個腦袋,見到的人都感到喫驚,於是有人繪了圖像,到處流傳。

在《山海經》裏出現過兩頭豬,名曰“並封”,是雙頭怪獸,樣子像豬:“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周書》中又有鱉封:“鱉封者,若彘,前後皆有首”。並封、鱉封是同一種怪獸,只是在讀音上稍微有所區別。此處的兩頭豬,則幾乎是照搬了《山海經》裏的形象,這種翻新,在《點石齋畫報》裏並不鮮見。

當《山海經》裏的怪物,出現在清末的新聞畫報裏

清光緒石印本《點石齋畫報》

刑天之流

意大利的監獄內羈押了一個女犯人,該犯人有一天忽然分娩,生下一個孩子,“有身無首,見者莫不駭然”。這個孩子只有身子沒有頭,有人說該女犯人在獄中時,總是擔心被殺頭,這種念想凝結爲胎兒,便生出了怪胎。《山海經》中有刑天,只有身子沒有頭,以雙乳爲眼睛,以肚臍爲口,手拿斧子和盾牌揮舞。

這則故事被安置在意大利,亦屬於海外奇談,卻是來自《山海經》裏的形象,按《山海經》載,“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干鏚以舞。”將這個古老的形象嫁接到海外,是近代以來的獨特景觀。

當《山海經》裏的怪物,出現在清末的新聞畫報裏

陵魚出海 清光緒石印本《點石齋畫報》


陵魚出海

有一海客曾經乘船出海,說起前年坐輪船,看到海中冒出一個怪物,“人面魚身,雙手雙足”,乍看像是有人在游泳,忽然想到海中不可能有人游泳。同船中有人認識,說這是《山海經》裏的陵魚。

按《山海經·海內北經》:“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這種魚有手有腳,長着人的面孔,也是中國人魚類神話故事的早期原型。此處提到的怪魚,或許又是《山海經》怪物的“新聞嫁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