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心理學效應是社會心理學部分常考的知識點,是一個重點內容。在大多數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題和判斷題的方式進行考察,當然心理學效應衆多,有一些是常考的知識點,有一些是我們經常在選項中會看到的,這些效應也有可能在考試中作爲一個難點或是拔高題出現,今天進行具體的介紹。

常考的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二)近因效應

它是指在人際認知活動中,最近的印象對人的評價起着重要作用。這種偏差的產生,客觀上是由於最近獲得的信息刺激強,給人留下的印象清晰,沖淡了過去所獲得的有關印象。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般說來,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比較明顯;而在與熟悉的人交往時,近因效應更爲明顯。

(三)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徵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徵上,從局部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所謂"一俊遮百醜"以及"情人眼裏出西施",電視上名人廣告,往往就是在採用這個社會心理原理。暈輪效應的主要特徵是"以偏概全",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四)投射效應

它是指以己度人,認爲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愛好或傾向等,認爲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以上是在考試中考察頻率非常高的一些效應,大家要明確其含義,找到含義中的關鍵詞,這樣在做題的時候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區分。

相關文章